
发现乳腺癌脑转移,我该怎么办?——系列篇之二
3.乳腺癌是怎么转移到颅内?

癌细胞转移途径
1)血液转移。大多数肿瘤细胞向脑内转移是通过血液途径,其中最多的是通过动脉系统,少数肿瘤可通过椎静脉系统向颅内转移。当乳腺癌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后新生血管长入肿瘤细胞随血液回流至心脏,再经颈动脉和椎动脉系统向颅内播散。80%的脑转移瘤发生在大脑半球,15%发生在小脑,5%发生在脑干。大脑皮髓质交界处分支血管较窄,所以转移瘤好发于此处,易在脑内形成多发转移癌。
2) 直接浸润头颅外围和邻近器官组织,如眼、耳、鼻咽、鼻旁窦头面、颈部软组织等均为原发和继发肿瘤的好发部位。乳腺癌可直接浸润破坏颅骨、硬脑膜,或经颅底的孔隙达脑外表面的实质。
3)脑脊液转移和淋巴转移: 颅底孔隙中的神经和血管周围结构疏松,易于肿瘤细胞侵人,有的孔隙不仅其骨膜与硬脑膜相续而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如眼和眼眶,乳腺癌细胞侵入颅内后,或在蛛网膜下隙随脑脊液广泛播散,或深入脑内的大血管周围间隙侵入脑实质。或借颅腔周围的淋巴间隙进入脑脊液或椎静脉从,进一步发生颅内转移。
4. 乳腺癌脑转移的部位有哪些?

颅脑断层解剖示意图
1)脑实质。转移瘤大多数发生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这是由于颈内动脉较椎动脉管径粗,且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自然延续、管径较粗且血供较丰富之故,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额叶,依次为顶叶颞枕叶,可同时累及2个以上脑叶,甚至可同时累及双侧大脑半球,这些转移瘤常见于皮质与白质交界处。这是由于大脑皮质的血供是皮质下白质的3~4倍,而在解剖结构上供血动脉在皮质-白质交界处突然变细,转移性癌栓大多被阻于此而易干在此转移生长。经椎-基底动脉系统转移的大多见于小脑半球,也可至脑干。
2)软脑膜和蛛网膜。基底池、侧裂池最常被受累,表现为蛛网膜增厚呈灰白色不透明,有点状出血和瘤结节散布。有时脑室内脉络从和脑室壁上也见肿瘤细胞沉积。
3)硬脑膜。由于硬脑膜与颅骨解剖上毗邻,故常有相应处颅骨的转移,可有增生或破坏。
本文是陈鑫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