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通路的自我维护
郭彦聪 编辑
内瘘的自我维护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良好的日常维护是动静脉内瘘能够长期使用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正确地进行内瘘的自我护理,使内瘘得以有效、长期使用。
(1)患者须了解内瘘对其生命的重要性,使患者在主观上重视,积极配合,做好自我维护。
(2) 保持内瘘侧手臂的皮肤清洁,每次透析前必须用肥皂水将造瘘侧手臂彻底清洗干净。
(3) 透析结束当日穿刺部位避免接触到水,并用无菌敷料覆盖4h以上,以防感染。如果穿刺处发生血肿,可压迫止血,并用冰袋冷敷,24h以后可热敷,并涂搽喜疗妥消肿。内瘘处如有硬结,可每日用喜疗妥涂搽按摩,每日2次,每次15 min.
(4) 造瘘侧手臂不能受压,衣袖要宽松,不能佩戴过紧饰物;夜间睡觉不要将造瘘侧手臂垫于枕后,尽量避免侧卧于造瘘手臂侧;造瘘侧手臂避免持重物”尤其刚接受内瘘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更易形成血栓堵塞内瘘。
(5)造瘘侧手臂不能测血压、输液、静脉注射、抽血等。
(6)患者要学会自我判断动静脉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即用非手术侧手触摸手术侧的吻合口,如扪及震颤说明通畅;或将内耨侧手臂贴近耳廓,仔细聆听血管湍流的声音;或用听诊器听诊手术部位,也听到血管湍流杂音则说明通畅。如果震颤、杂音消失或声音有变异(变高调、或微弱),手术血管走形区域有胀痛或触痛,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患者应养成动静脉内瘘检查的习惯,每日进行3~4次,尤其是晨起睡醒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听听内瘘的音乐,这样才能尽早发现内瘘问题,才能给医师赢得处理时机。
(7)适当活动造瘘侧手臂,每天有意识做做手臂伸展、旋转、抬举动作;也可手握橡皮健身球或握力器,拉拉橡皮筋进行锻炼。尤其在内瘘后血管成熟期更要注意上臂的活动和功能锻炼,这样有利于内瘘成熟。
(8)要尽量避免大幅度脱水引起低血压,这是内瘘栓塞重要原因。发现内瘘流量不足时应及时就医,可配合使用内瘘理疗。
(9)避免造瘘侧手臂外伤,最好经常佩戴护腕,以免引起大出血。但护腕松紧应适度,不能过紧压迫动静脉内瘘导致内瘘闭塞。已有动脉瘤的患者,应采用弹性绷带加以保护,避免继续扩张及意外破裂出血。严重的血管迂曲膨出应尽早听取内瘘专家的意见,尽早处理。
留置导管的自我护理
(1)留置导管期间应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如需淋浴,一定要将留置导管及皮肤出口处用伤口敷料密封,以免淋湿后感染。要避免牵扯导管,尤其睡觉时不要压住导管。如导管出口处出现红、肿、热、痛或有分泌物,往往提示可能有导管隧道感染,应立即就诊,以防感染扩散。
(2)除股静脉留置导管者不宜过多活动外,其余留置导管者活动均不受限制,但也不宜剧烈活动,以防留置导管滑脱。同时还要提醒患者,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者应尽量穿对襟上衣,以免脱衣服时将留置导管拔出。一旦滑脱,应压迫止血并立即就诊。
(3)血液透析患者的深静脉留置导管,一般不宜作他用,如抽血、输液等。
(4)出现透析过程中或透析结束后发热、寒战要考虑导管感染的可能,及时进一步明确诊断,最直接的办法是查血常规、降钙素原、和导管血培养。
本文是郭彦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