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会文
张会文 副主任医师
唐山市第二医院 手外科

胸廓出口综合征(臂丛神经血管受压综合征)

684人已读

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在颈肩部胸廓出口区域受到各种先天性或后天继发因素压迫所致的手及上肢酸痛、麻木、乏力、肌萎缩及锁骨下动静脉受压症状等一系列临床综合症候群统称为胸廓出口综合症。临床上将其分为:下干型、上干型、全臂丛型及血管受压型,以下干型最多见,又称典型臂丛神经血管受压症。

病因:

1.颈肋。

2.颈7横突过长。

3.斜角肌解剖异常。

4.第一肋抬高,肋锁间隙变窄。

5.异常束带。

6.锁骨下动脉抬高。

下干型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1、好发于20~40岁女性。2、患肢酸痛、无力、怕冷、麻木。3、手尺侧及前臂内侧感觉障碍,手指分开合拢无力,精细动作受限,手内在肌萎缩。

诊断:1、颈、肩及手不明原因的的麻木、无力。2、手尺侧及前臂内侧刺痛觉改变。3、手部精细动作受限,手内在肌萎缩,肌力减退,,夹纸力减弱。4、手及前臂内侧皮肤麻木。5、特殊试验可呈阳性(Adson征、Eden征、Wright征、Root征、肋锁挤压试验等)。6、辅助检查(1)X线片示颈7横突过长、颈肋等骨性异常,亦可正常。(2)EMG示锁骨上下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尺神经NCV<50ms、F反应异常等。7、手内在肌萎缩应与肘管综合征、腕尺管综合征等鉴别。

治疗:

非手术治疗:对于症状较轻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适当休息,局部理疗,颈椎牵引,局封治疗,及给予神经营养药物,肌肉松弛药物等。

手术治疗:对症状明显,病因明确,如颈肋,颈椎横突过长,颈部可触及软组织硬结或条索者;症状明显,病因不明,经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有手术意愿者可手术治疗。

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

1、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

2、颈肩部酸痛不适,患侧肢体无力、麻痛。

3、肩外侧、前臂及手桡侧感觉障碍。

诊断:1、颈肩、臂及手麻木、无力。2、肩外侧、前臂及手桡侧针刺痛觉改变。3、肩外展、外旋及屈肘肌力下降。4、肩部外侧、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局封后症状体征减轻或消失。5、辅助检查:EMG示臂丛神经上干神经卡压。颈椎X线片可能正常,亦可能有颈椎增生性改变。6、该病往往合并颈椎病,应注意。

治疗:

非手术治疗:对于症状较轻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适当地休息,局部理疗,颈椎牵引,局封治疗及给神经营养药、肌肉松弛药等。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体征严重,肩及上臂肌萎缩,感觉严重障碍,保守治疗无效者。

全臂丛神经血管受压=上干型+下干型。

血管受压型

往往同时合并神经受压征。分为动脉受压型和静脉受压型。动脉受压型表现为患肢怕冷、无力、脉搏细弱,甚至可以看到患肢较腱肢细小,患侧手掌苍白。静脉受压型表现为患肢充血,上肢下垂时患肢明显充血。

诊断:1、上肢怕冷、显著无力,可能有患肢细小。

2、患肢脉搏细弱,无力。3、肩肘手部肌力明显下降。4、同时可有肢体感觉减退。5、特殊试验可呈阳性。6、如系锁骨下静脉受压则表现为患肢充血,甚至呈紫红色。7、EMG表现为正常 或上肢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颈椎X线片同下干型表现。血管造影可见锁骨下动脉在第一肋狭窄,或呈动脉瘤杨改变。锁骨下静脉在第一处狭窄。

治疗

非手术治疗:症状轻者或不愿意手术者,可试做体位治疗,即耸肩、双上肢交叉握于胸前。

手术治疗:同下干型。必要时切除第一肋。



张会文
张会文 副主任医师
唐山市第二医院 手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