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魏睦新 人已读
“消化性溃疡”,相信很多人对于这个名词并不陌生。但是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常常发现,很多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均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有的甚至一年发作两次,令患者痛苦和困扰。也正是因为如此,消化性溃疡成为一种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的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对此有没有更高效的治疗方法,如何降低其复发率,减少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成为魏教授医疗团队一直重视的问题,在这数十年的临床实战中欣慰的发现,我们独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和有效降低其复发率方面均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疗效!下面就让我带大家再次回顾和了解消化性溃疡的相关知识吧。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
消化性溃疡,即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据统计,人群中消化性溃疡患病率约为5%~10%,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黏膜的Meckel憩室,都有可能出现消化性溃疡。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上腹部疼痛是其最常见的症状。
引发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原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排空延缓、胆汁反流、胃肠肽的异常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如阿司匹林等常用抗凝药、扑热息痛等消炎镇痛类药物等等)、饮食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
消化性溃疡治疗容易,复发更容易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常规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也就是各种拉唑类药物)配合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胶体果胶铋等)治疗。胃溃疡常规服药1个月左右,十二指肠溃疡服药时间稍微长一点,一般服药2个月左右,基本都是可以治愈的。正因为如此,溃疡本身的治疗,西药是有优势的。但是很遗憾的是,这种优势不能避免溃疡的复发。在临床中我们发现不少患者,溃疡的复发甚至频繁到一年2次。
治疗溃疡容易,复发更容易。很多时候,大家在有病时认真治疗,治愈后就忘乎所以。尤其是年轻人,喝喝啤酒,吃吃烧烤,无辣不欢等不良的饮食习惯,还有熬夜、烟酒等不良嗜好,以及迫于当下逐渐内卷化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磨人的疫情等所致的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这些都是溃疡复发的最常见原因。修复好的黏膜,刚愈合的溃疡,稍不注意,就会遭受新一轮的逆袭。长期的反反复复,不仅自己的身体垮了,钱白花了,自己对战胜疾病的信心也会大大的减弱。
关于溃疡的复发原因,这里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大量研究表明,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导致的。不乏这样的患者,胃镜检查出消化性溃疡,胃镜报告显示Hp(-),没有做进一步的呼气试验,Hp实则为假阴性。一段时间的系统溃疡治疗,治愈了,但是极易反复,其实正是Hp从中的影响。如果先进行Hp正规杀菌治疗,再治疗消化性溃疡,往往溃疡复发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不能忽视的消化性溃疡
对于消化性溃疡如不引起足够重视,积极治愈,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其中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有20%~30%的溃疡患者曾有出血病史。据统计,在上消化道出血的各种病因中,溃疡约占50%,居首位。甚至有可能出现癌变的风险。
中医对胃溃疡的理解
胃溃疡属于中医“胃脘痛”“胃痈”等范畴,所谓“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胃脘痛的发作基本离不开“不通”或者“不荣”,“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当脾胃虚弱时,气血生化乏源,即可出现“不荣”。“脾胃是气机升降之枢纽”,当寒凝、食积和情志不畅等原因所致气机升降失常,久而出现气滞血瘀,即为“不通”。我们打个比方,假设你有一座城池,如何保证城池不为外敌所攻破,你需要做哪些准备?是的,首先我们需要检查一下城墙有无薄弱破损,如有,需紧急修复和加固,也就是所谓的机体防御能力;其次我们需要加强队伍抗击外邪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提升正气,“正气盛,邪不可干内”;第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有效最合适的抗击策略,而非千篇一律,也就是所谓的辨证论治;第四,我们还要鼓舞队伍的士气,也就是强调情绪调节的重要性等等诸多环节均要考虑到,而这些点也正是我们中医的强处,中医讲究整体观念,通过专家准确的辨证论治,开具最合适该患者的特色处方,从而改善患者的内环境,提升患者的抵抗力,增强消化道的防御机制,从而抵御外邪的侵袭,并且不忘改善患者的情绪,这些都是降低溃疡复发率的重要手段。
相信经过上述的介绍,大家对中药预防溃疡的复发作用一定有所了解。本次科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告诫大家,需提高对于消化性溃疡的重视,了解其复发的常见诱因和并发症,认识到中医药对于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和治疗优势,尤其在减少发作率上有着其独特的原理和疗效,为患者能够更有效的选择适合自己的特色治疗方式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最终打好这场保“胃”战。最后感谢大家的观看与学习,愿您早日康复!
本文是魏睦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