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暑知识知多少
现在气温不断升高,很多地区都开始进入了「烧烤」模式,被热浪包围的天气里,人体极易发生中暑。那么,中医如何定义中暑?从中医角度,我们又应该如何防治呢?且听小编为你一一道来。
1中暑的症状有哪些?
先兆中暑:暴露于高温环境时,出现大汗、四肢无力、头晕、口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动作不协调等伴或不伴体温升高。若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的地方,及时通风降温补充冷盐水,短时间就可以恢复。
轻症中暑:多以大量出汗、口渴、食欲不振、头昏头痛、疲乏、虚弱、四肢无力、胸闷心悸、面色潮红、四肢无力、体温正常或稍高为主要表现。
重症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及热射病。
热痉挛患者通常体温正常、神志清醒,以腹部、四肢(腓肠肌最常见)肌肉的对称性痉挛和收缩疼痛为典型;
热衰竭患者体温基本正常,以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多汗、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眩晕昏厥为主要症状;
热射病最为严重、发病突然,患者出现体温快速升高,意识昏迷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2哪些人群应格外注意预防中暑

1.婴幼儿和65岁以上的老人;
2.超重或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
3.高温天气进行剧烈活动(比如体育运动、军事训练、户外活动等)的人群;
4.饮酒或者服用影响机体散热、减少出汗等药物(如抗组胺药物、抗胆碱药物等)的人群。
3中暑应该怎么办

轻症中暑:应立即离开高温高湿环境,至阴凉通风处休息,及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若昏倒,将患者平卧并去除衣物进行散热;若体温过高,可用75%医用酒精或冷湿毛巾擦拭全身,必要时可在额头、腋下放置冰袋进行降温。
重症中暑:可在内关、膻中、人中、合谷、太阳等穴位上进行适度按揉,并尽快送往医院就医。
4日常生活如何预防中暑

1.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衣服;注意防晒,可佩戴宽帽檐的遮阳帽、太阳镜,涂抹SPF15或以上的防晒霜。
2.增加饮水,高温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至少每小时喝2-4杯清凉且不含酒精的液体,避免含有大量糖分或冰冻饮料;饮食尽量清淡、易消化,少食高油、高脂食物,保证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
3.尽量在室内活动,如条件允许,应开启空调、电扇,可借助商场、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避暑,如需要长时间使用炉灶、烤箱等,注意及时补充水分,经常离开厨房,在背阴或凉爽通风的地方休息。
4.仔细计划行程,避免高温天气外出,室外活动尽量安排在早晨或者傍晚,避免太阳直晒,在高温环境下行走或锻炼,应慢慢开始,逐渐增加强度。
5解暑的中药

金银花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效果。金银花有很强的抗菌作用,能辅助治疗咽喉疼痛、风热感冒、皮肤疮疡和丹毒等症状。同时也能达到解暑、降温和清热效果,能预防夏季小儿长痱子。
三七花具有降血压和清热清肝效果,能辅助治疗高血压、头痛头晕、耳鸣目眩和急性咽喉炎。另外也能降低血脂和减肥。
薄荷水能预防或治疗因为暑热所引起的咽喉肿痛和头痛目赤。优先选择鲜薄荷,可以单味泡服,也可以加入茶叶中泡服。
菊花性微寒,可达到疏风解热和清肝明目效果,而且能解毒,同时也能降低血压,辅助治疗感冒头痛和肝火上扰所引起的目赤肿痛。另外菊花不仅能解暑,而且能辅助治疗晕厥中暑和头晕眼花。

荷叶具有清热解暑、凉血的功效,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食物,在夏天既可以泡荷叶茶来喝,也可以煮荷叶粥吃,均可以很好地预防中暑,对轻度中暑所引起的烦渴等不适也有很好的效果。每次取干荷叶5克,开水冲饮即可。
本文是徐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