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轴移试验对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重要意义
轴移试验(pivot-shift test,PST)“轴移(pivot shift)”试验最初由 Galway 和MacIntosh 提出,早期文献报道在尸体标本上单纯切断前交叉韧带后,89% 的标本会出现轴移现象;而切断髂胫束、股二头肌腱、外侧副韧带或肌腱都不会出现轴移现象。因此,轴移试验阳性不仅用于确诊前交叉韧带损伤,还是手术适应证之一。

轴移实验操作方法
检查方法:患者采取仰卧位,尽可能放松肌肉。检查者一只手抓握患肢的踝关节并抬起,使膝关节伸直,同时施加内旋应力;另一只手置于膝关节外侧,施加外翻应力。对于前交叉韧带断裂的膝关节,此时胫骨会出现前向的半脱位。检查者缓慢屈曲患者膝关节,在屈膝 30°~ 40°时,胫骨会出现突然复位,即为轴移试验阳性。检查者能够清晰的感觉到这种复位。
轴移试验的机制:对于前交叉韧带断裂的膝关节,在伸直位时会出现胫 骨前向半脱位。当膝关节进行小角度屈曲时,由于后交叉韧带和后关节囊松弛,胫骨外侧平台相对于股骨外髁会出现明显的前向半脱位,此时施加的外翻应力会使胫骨外侧平台后缘与股骨外髁撞击。这种撞击会阻止胫骨外侧平台进一步前向半脱位,并且在撞击的位置产生铰链效应。继续屈膝会导致膝关节内侧间隙张开,使髂胫束紧张。在屈膝 30°~ 40°时,髂胫束张力的方向与膝关节的轴线产生夹角,使髂胫束由伸膝装置转变为屈膝装置。于是髂胫束的张力产生屈膝作用,向后牵拉 Gerdy’s 结节,使前向半脱位的胫骨外侧平台后移,胫骨后缘不再与股骨外髁撞击,此时检查者能够感觉到膝关节出现明显的跳动并复位。这种复位现象就是轴移试验阳性。
轴移试验结果的分级:根据复位过程对轴移试验进行分级,特别是复位 过程是否容易以及复位的突然性。
0 级:正常,屈膝过程中没有出现复位或膝关节错动。
I级:屈膝过程中出现“滑动”复位。
II级:屈膝过程中能够感觉到胫骨“跳动”复位,可以描述为中度的轴移。
III级:在屈膝过程中出现一过性的交锁,然后突然复位;有时需要检查者手动辅助胫骨才能复位。
灵敏度分析:为了更好地进行轴移试验检查,检查者需要仔细体会膝关节异常的细微运动。正如 Cummings 和 Pedowitz 的描述,“轴移试验的目的是发现从伸膝到稍屈曲的过程中,胫骨相对于股骨的突然移位(错动)。”以往的研究表明,轴移试验诊断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敏感性高达 84% ~ 98.4%;特异性的差异较大,对于紧张的患者特异性较低,约 35%,而在麻醉下可达到 98.4%。
轴移试验的临床意义: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检查中,轴移试 验也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轴移试验的结果可用于术前与术后的结果评估。由于患者的紧张程度对轴移试验的结果影响较大,建议在麻醉下进行轴移试验检查。
本文是孙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