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霄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孩子打网游、上黄网、聊天、刷刷刷,怎么办?

发表者:潘霄 人已读

目前国内的青少年可以说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使用互联网做各种事情,生活、学习、娱乐都几乎离不开互联网。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成瘾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心理疾病,最终被纳入我国医疗界所使用的 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和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DSM-V 。

网络成瘾被定义为:一个人无法控制互联网的使用和继续过度使用,即使这对他们的生活有负面影响[1]。

网络成瘾的风险,尤其是在青春期后期(15-18岁),高于其他年龄组,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渴望发展认同感,需要建立密切的关系,容易接触互联网[2]。

L. Li等人(2018)发现中国青少年的网络成瘾患病率为11.3%。而世界范围内网络成瘾的患病率为12%-13.62%[3]。

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某些互联网活动有关,如在线游戏[4]、社交媒体的使用[5]、访问色情网站[6]和在线赌博[7]。

那么问题来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是什么呢?

研究人员提出来解释网络成瘾原因之一是认知歪曲(cognitive distortions)。认知歪曲由著名认知行为疗法创始人之一的Beck医生提出,是指对自己和世界不切实际的评价、消极的自动思维和认知偏差。认知歪曲影响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他当前的体验和他评估未来的方式。

2022年5月,Arif Ozparlak等学者在《J Child Adolesc Psychiatr Nurs》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试图搞清楚,认知歪曲是否影响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他们招募了638名14-19岁的青少年参与研究。

结果发现:

1.青少年上网时间长不长?44.2%青少年在工作日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在1至3小时之间,35.7%周末上网时间在3至6小时之间。

阅读本文的孩子或家长可以对比下自己家的


2.青少年上网都干了啥?使用社交媒体和聊天(89.7%),其次是看电影(76.2%)、做作业或功课(63.5%)、网络游戏(56.7%)、漫无目的的浏览(54.7%)、搜索社会、科学或文化信息(37.3%)、网上购物(36.5%)、访问色情网站(25.1%)、看新闻(17.2%),还有赌博(5.6%)。

3.青少年网络成瘾患病率:16.9%,也就是每5个青少年有1个会有网络成瘾。还是蛮高的哦!

4.使用互联网进行网络游戏、访问色情网站、在社交媒体聊天和漫无目的刷刷刷行为的青少年网络成瘾得分明显较高

4.1 网络游戏:青少年与游戏成瘾最相关的认知是:“我除了玩游戏之外无法做好任何事情“的信念,以及“我能够控制我自己玩游戏行为“的信念。网络游戏为认知歪曲铺平了道路,因为游戏所带来的视听感官反馈(爽)、快速的事件频率(刺激)和间歇性奖励的使用(成就感)。

4.2 色情网站:青春期对性的兴趣和好奇心的增加会导致青少年观看过量的色情内容。根据Bandura和Walters (1977)的社会认知理论[8],个体可以通过观察他人来学习新的行为。对于一个要被模仿的行为,它必须吸引注意力,并且所展示的行为必须导致一种奖励作为动机。色情网站上的美女和帅哥使这些网站对青少年有吸引力。有研究显示[9],具有色情内容的网络成瘾青少年表示,当他们无法观看色情内容时,他们感觉好像缺少了什么,他们因反复想象而无法入睡,他们将互联网作为满足其性需求的工具。

4.3 社交媒体聊天和漫无目的刷刷刷行为:孤僻、孤独、什么都不想做、与家人朋友冲突等问题,都可能导致青少年上网聊天、刷刷刷以摆脱上述问题,并发现新的事情。

5.一个很有意思的结果:使用互联网做家庭作业或学习课程的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得分明显较低

6.三个认知歪曲(灾难化、个人化和选择性概括)可以显著预测青少年的网络成瘾水平。也就是说青少年对游戏的认知和网络成瘾的症状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

本文所涉及的三种青少年的认知歪曲见下表:

该研究提示:

1.网络成瘾常见;

2.使用互联网进行网络游戏、访问色情网站、在社交媒体聊天和漫无目的刷刷刷行为的青少年更容易患上网络成瘾,家长要注意观察,青少年自己也要自我控制;

3.使用互联网做家庭作业或学习课程反而网络成瘾下降;

4.青少年如果存在灾难化、个性化和选择性抽象这三种认知歪曲,患上网络成瘾风险增高;

5.当互联网被有控制地用于与家人和朋友交流、看电影娱乐、满足信息需求、购物时,它可能是有益的。

本研究的不足

1.只研究了3种认知歪曲,而Beck共提出了7种认知歪曲

2.研究对象是欧洲青少年

参考文献

1.Young, K. S., & Abreu, C. N. D. (2010). Internet addiction: A handbook and guide to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1st ed.). John Wiley & Sons.

2.Anderson, E. L., Steen, E., & Stavropoulos, V. (2016). Internet use an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longitudinal research trends in adolescence and emergent adultho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ce and Youth, 22, 430-454.

3.Li, L., Xu, D.;D., Chai, J.;X., Wang, D., Li, L., Zhang, L., Lu, L., Ng, C. H.,Ungvari, G. S., Mei, S. L., & Xiang, Y. T. (2018). Prevale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n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A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 7(3), 621-623.

4.Modara, F., Rezaee;Nour, J., Sayehmiri, N., Maleki, F., Aghakhani, N.,Sayehmiri, K., & Rezaei;Tavirani, M. (2017). Prevale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 in Ira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ddiction &Health, 9(4), 243-252.

5.Tsitsika, A., Janikian, M., Schoenmakers, T. M., Tzavela, E. C., Olafsson, K.,W;jcik, S., Macarie, G. F., Tzavara, C., & Richardson, C. (2014). Internet addictive behavior in adolescenc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seven European countrie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17(8), 528-535.

6.Frangos, C. C., Frangos, C. C., & Sotiropoulos, I. (2011).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mong Greek university students: An ordinal logistic regression with risk factors of negative psychological beliefs, pornographic sites, and online game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4(12), 51-58.

7.Floros, G., Paradisioti, A., Hadjimarcou, M., Mappouras, D. G., Karkanioti, O., & Siomos, K. (2015). Adolescent online gambling in Cyprus: Associated school performance and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Gambling Studies, 31(2), 367-384.

8.Bandura, A., & Walters, R. H.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1st ed.).Prentice&hall.

9.Setyawati, R., Hartini, N., & Suryanto, S. (2020).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s of internet pornography addiction on adolescents. Humaniora, 11(3), 235-244.

本文是潘霄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