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淋巴结肿大的一二事
1.淋巴结长什么样子?有什么作用呢?
答:淋巴结的大小不一,大多数正常淋巴结直径通常介于0.1-1cm。
淋巴结是一个扁圆形的小体,质地柔软,色灰红,与肾脏的结构十分类似。一侧隆凸,另一侧凹陷下去的就是淋巴结门,类似于肾脏的肾门,也是神经、淋巴管和血管出入的地方,正常淋巴结多具有清晰的门结构。淋巴结周围的皮质区和中央的髓质区一起组成了淋巴结的实质部分。
一般来说,淋巴结是人体的一道屏障,既有保护功能,也有警示作用。
各种类型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淋巴结内相互作用,对淋巴液中携带的抗原产生免疫反应。颗粒性抗原被吞噬细胞清除并转移至淋巴结内的淋巴组织中;而淋巴液中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也可被滞留在淋巴结内。因此,努力工作的淋巴结就慢慢肿了起来。
当我们发生口面部炎症的时候,多会出现颌下淋巴结的肿大,有时候尽管炎症明显好转了,还是会摸到明显的淋巴结,这是因为淋巴结本着“用进废退”的逻辑,召集了更多的“工人”(免疫细胞),并紧急搭建了一些细胞们工作的“厂房”,急性炎症好转之后,也不会立刻“拆除”(消退),一般大约两周后淋巴结可慢慢变小。
淋巴结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防御侵袭和阻止肿瘤细胞扩散的重要屏障作用。但近期有研究表明,肿瘤患者的淋巴结可能变身为帮凶,淋巴结内的肿瘤耐受微环境很可能促进了肿瘤的远端转移。(Edgar G. Engleman. Cell.2022)
2.淋巴结肿大的标准是什么?
答:由于不同部位的正常淋巴结大小不一,且不同年龄的正常淋巴结大小不一,所以淋巴结肿大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但有一点基本达成共识,就是评估淋巴结的大小,是以它的“最大短径”(就是与最大径垂直的短径的最大值),而不是“最大长径”作为标准。比如2.3x0.5cm的淋巴结,2.3cm不重要,0.5cm才是主要的判断依据。
当淋巴结肿大时,淋巴结的纵横比也可以作为良恶性判断的参考指标(细长的淋巴结多是良性的),但纵横比对正常大小的淋巴结没有明显意义。需要请医生帮助综合病史、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3.什么原因会引起淋巴结肿大呢?
答:感染性原因最为多见(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的细菌或病毒感染);非感染性(多为亚急性或慢性,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血管炎、组织细胞增生、结节病、淋巴瘤/白血病、肿瘤转移、免疫缺陷病等),此外还有一些药物反应或医源性的原因。
4. B超提示我有淋巴结肿大伴有血流信号,感觉很担心,会不会是恶性的?
答:正常的淋巴结是可以伴有血流信号的。有血流信号不等同于恶性。
良性淋巴结内CDFI显示血流走行规则,分布均匀,多呈水草型和规则树枝状,并与肿大程度成正比。在频谱形态上,良性病变为低阻力型血流。
恶性淋巴结血流模式呈不规则树枝状、紊乱型,且血流阻力RI>0.70多考虑恶性淋巴结。
5. 中医怎么治疗淋巴结肿大呢?
答:首先,中医注重生活起居及饮食的调摄,要注意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食饮有节,控制摄入肥甘厚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治疗方面,根据患者每人的体质及症状表现辩证论治,采用结合针灸、中药等疗法,通过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等方法进行治疗。
发现淋巴结肿大需要及时就医,结合症状体征、病史、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必要时行淋巴结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
本文是李琦玮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