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动障碍的手术治疗怎么做?效果怎么样

抽动障碍抽动症(Tic disorder,TD)是一种慢性、多发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在儿童时期起病。其发作特点表现为不自主的、突发的、重复的、刻板的单部位或多部位的抽动。同时伴有不自主、爆发性喉中发出怪声或秽语等发声性抽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候群,多在小儿4-7岁发病,病程长短不一,常常可延续至成年,普遍伴有强迫症、焦虑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给儿童的生活、社交、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但是该病的病因目前仍不明确,治疗也以早期心理干预,药物治疗等为主,难治性抽动障碍主要指难治性抽动秽语综合征(TS),大约占TS总数的20%左右,多指经过氟哌啶醇、硫必利、阿立哌唑等抗抽动药物足量规范治疗1年以上无效,病程迁延不愈的TS患者。手术治疗适用于正规药物治疗无效,病程迁延不愈,抽动症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会功能者。外科治疗首选脑深部电刺激术。
外科手术在脑深部电刺激手术出现之前,损毁手术是当时的首选,顾名思义,损毁手术就是损毁目标大脑核团,从而达到控制症状的目的,但这种手术损伤大,不可逆,已经逐渐被淘汰。脑深部电刺激手术具有微创、可逆、安全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应用在TS患者上,手术后,神经调控医生通过影像后处理手段,精准的评估和调控刺激器,从而达到症状的最大改善。
脑深部电刺激术在国际上已经比较成熟的应用在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患儿上,手术是通过立体定向头架,像打靶一样精准的将两个电极植入在脑深部核团,一般是丘脑中央中核或者苍白球内侧部,通过埋藏在前胸的脉冲发声器发放的微电流,刺激相关触点,从而达到调节脑网络、改善抽动症的目的。刺激的电流非常的微小,患者根本不能察觉,对日常生活、工作没有影响。目前,在关于TS的有关国际治疗共识中,深部脑刺激治疗术被认为是首要的临床选择。
脑深部电刺激术靶点的选择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靶点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目前国际上大宗病例报道,术后平均改善率大于55%,根据我中心的统计,70%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改善率可达76%。由于手术微创,可逆,安全,改善症状的同时,可以改善对于强迫、焦虑、抑郁等伴随症状,对于难治性的TS,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本文是梁树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