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直立行走的Bug
人是从哪来的?真的是猴子变来的吗?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思考这一终极问题。有三种可能:进化论、神创论、外星移民论。科技工作者不大相信神创论。近年来,脑洞大开的外星移民论很有市场,因为进化论的疑点越来越多。例如,人类为什么要直立行走?这会造成椎间盘突出,下腰部疼痛,还有痔疮。发病率非常高。似乎地球的环境并不适合直立行走。也许我们原来居住的星球重力没这么大。

这里要讲的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也可能是直立行走的Bug。如图所示,下腔静脉走形于脊柱的左侧,收集左、右髂静脉的血液。腹主动脉走形于脊柱的右侧,分出左、右髂动脉。静脉的位置较动脉更靠身体的后方。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右侧髂动脉跨越左髂静脉的解剖比邻,而髂静脉的后方是椎体骨。在直立状态,留给左髂静脉的空间很小,它受到前方的右髂动脉和后方腰椎的压迫,从而造成血液回流不畅。试想,如果四足行走,右髂动脉会下垂,这样左髂静脉就不大会受压。
在认识和发现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过程中,有3位外国人做出贡献。他们也挺无聊的,称这个病为Coccket综合征、May-Thurner综合征。其实,健康人群中相当比例者都存在左髂静脉受压的现象,但不产生症状,因此不能视为疾病。仅有少部分压迫程度严重者可产生一系列症状。第一,左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导致静脉高压,表现为浅静脉曲张或下肢沉重、酸困、瘙痒。症状晨轻暮重,抬高患肢可缓解。第二,在压迫狭窄的基础上,如有其他诱因(如怀孕、久坐、感染等),便会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下肢肿胀。这个病有肺栓塞、猝死的风险,一旦发生要及时就医。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合称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治疗主要依靠介入技术。笔者在住院医师时,曾跟上级医师一起对DVT的治疗做过改良,发表的文章被专家共识收录,小有成就感。(球囊扩张辅助经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 46: 561-566)
回到开头的问题。现代医学的新药、新方法都是在动物身上试验,证明安全有效后用于人体。尽管这并不完美,但毕竟解决了很多问题,医学确实在进步。可见,人和动物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也许地球上原本存在生物进化,但外星文明的到来,做了某些改造,才产生了人类。而改造也并不是至善至美,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就是Bug之一。
本文是李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