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智 三甲
李智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介入科

如何配合医生的问诊,从一例不明原因的肠梗阻说起

763人已读

问诊是认识疾病的钥匙,也是医疗服务的开始。医生要掌握问诊的技巧,患者其实也要懂点问诊知识。毕竟,医疗服务的客体是患者。下面这个实例,很能说明问诊的重要性。

83岁的宋先生因“进食后呕吐伴腹痛1天”来诊。通过问现病史,我们得知:患者入院前1天,进食晚饭后出现呕吐,伴有腹部胀痛不适,停止肛门排气排便。接下来问既往史,也就是以前得过什么病,吃过什么药等。患者说,有高血压病10余年,服用硝苯地平、左氧氨氯地平,间断服用麝香保心丸。追问患者,还吃过什么药吗,他很肯定的说没有了。

入院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4.61*10^9/L(升高)、中性粒细胞12.10*10^9/L(升高)。血凝常规:凝血酶原时间68.4秒(严重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94.9秒(严重延长)。腹部CT:小肠节段性环形增厚,肠系膜见絮带状高密度影,小肠腔内多发液平,考虑肠梗阻。翌日复查,血凝指标更差了,凝血酶原时间71.5秒(严重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14.1秒(严重延长)。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的初步判断是:肠梗阻导致肠管水肿,肠管水肿导致肠道细菌入血(也就是感染),感染导致血凝异常(业内称DIC)。但肠梗阻的原因并不清楚。考虑患者高龄且有高血压病,可能的原因有:肠道肿瘤,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肠管缺血。这两种情况的预后都很差。

正当我们疑惑不解时,家属送来门诊病例。上面写着患者1月前看过心内科,做了心电图,是房颤,医生开了华法林(抗凝药),还叮嘱他复查血凝常规。服药1周后,患者确实来复诊了,验了血,达标了,就继续每天一片服药。但这次就诊的前3天,华法林吃完了,所以就没说这个药。家属虽然是知识分子,但对老爷子的病史也并不了解。

问得服用华法林这个关键信息。诊疗思路就清晰了:华法林过量导致血凝延长,血凝延长导致肠管出血,肠管出血导致肠梗阻。和原来的思路正好相反,是血凝延长导致了肠梗阻,而不是肠梗阻导致了血凝异常诊断清楚后,治疗很简单,几块钱的维生素K1输注了3天,再补充些电解质,患者很快就恢复了

43.JPG

61.JPG

这个病历非常典型,我们总结发表在专业期刊上。华法林过量致肠梗阻1例.介入放射学杂志,2021,30(8):856-857

问诊是医生的基本功。我们常说要有耐心,要让患者开放性诉说。但现实中有两个极端,一是问一句说一句,一点也不发散,另一种是滔滔不绝,漫无边际,却都不是重点。其实问诊是有要点,医生想知道什么,有个一般性规律。

主诉:您有什么不舒服,这种不舒服持续了多久。

现病史:①主诉的进一步阐释。您的不舒服具体是什么样的,还有没其他不适。②疾病的演进情况。症状的发生发展。您去哪里看过,做了哪些检查和治疗,改善了没有(诊治的资料尽可能带全)。③发病以来,您的饮食、睡眠、体重情况。

既往史:①过敏史:有哪些食物、药物过敏。②慢性病:以前患过什么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等),吃过什么药,控制的怎么样。③外伤手术史。④传染病史:梅毒、艾滋、结核、肝炎等。

家族史:直系亲属中有没有特殊的健康问题,如血友病等。

李智
李智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介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