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暑专题】进入「热射病」高峰!大暑来啦!警示中暑不能做的三件事情!
暑假气温节节攀升,体感温度甚至超过40度以上,据统计每日热射病人数都有15-20人不等,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可能会伴有致命风险,这篇文章也提醒大家:「中暑不是靠吃药降温,靠外在的降温才有效。」千万别想用退烧药达到降温效果!

高温也可能会导致「慢性疾病」发生
往往暑假都是热射病高峰,除了尽量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2点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之外,以避免热射病威胁,平时可以穿着轻便、浅色、宽松、透气的衣物,即使在室内也可以加装遮光窗帘,待在通风有空调的地方。连日高温除了热射病以外,也可能会导致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像是肾脏疾病,例如急性肾衰竭、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脏衰竭、呼吸系统疾病及糖尿病等,只是诊断中暑时必须排除感染症、神经系统等疾病。

怎么区分是不是中暑?有「热来源」是关键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在湿热的环境待一段时间,传统型中暑像是年纪大、慢性病患者待在闷热环境太久,一种是运动型中暑在热的环境下工作、运动。先决条件都是有热的来源,不管是晒太阳、室内没有开冷气、工作很闷热、外送员骑摩托车、户外运动,都有热来源让体温升高。通常高温活动下会让身体的水分与盐分丧失,开始产生不适症状,若完全没有热的户外待很久时间,就不会是热射病。
热射病不可乱吃药推烧!三大错误行为!
若出现疑似中暑尽早送医,有三件事情是中暑时千万不能做的事情:
1.患者意识不清时,不可以给予饮水:意识不清下给予饮水,患者会呛到,反而造成危险。
2.不可使用酒精擦拭:会造成体温剧降,身体无法承受。
3.不要使用退烧药(例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中暑造成的体内高温是因为外在环境与体内产热所致,跟感冒发烧不同,退烧药无助于体内散热。最常民众也有疑惑热射病时可不可以「刮痧」,回应刮痧可能对部分患者具减缓功效,但目前尚无足够医学证据来支持这样的做法有效。

正确面对中暑急救有五大步骤
1.荫凉:将患者从高热的环境中移至荫凉通风处。
2.脱衣:松脱衣物、足部稍微抬高、平躺休息,若有呕吐现象则侧躺保持呼吸道畅通。
3.散热:全身皮肤喷洒水,尽速通风以促进出汗与排汗,或将冰袋放置于颈部、腋窝和鼠蹊部。
4.喝水:意识清醒者可给予稀释之电解质饮料。
5.送医:可拨打119或自行送医。
别以为只要外面太阳没有很大、或是待在室内就不会中暑,环境的高温有许多影响因素,若空气中湿度越高,人体皮肤表层散热不易,会感受到较实际气温还要高的温度。像是下雨前气温仍偏高的状态下,湿度因下雨而上升,导致人体流汗不易蒸发,反而觉得更闷热,这时热伤害的风险可能越高。夏季虽然是开心出游的季节,但避免高温造成身体危害,尤其家中有年长者、小孩都要特别注意,适当休息并补充水分!

本文是徐奇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