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是从早坐到晚?当心腿上长血栓!
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
当你坐了一整天不怎么动弹之后
会觉得鞋子似乎“变小”了
本来合脚的鞋子开始变得有些逼仄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久坐会让下肢肌肉收缩减少,人体血液流速减慢,血液就容易在下肢静脉中发生淤积。由于下肢静脉中的血流量增大,下肢就容易发生水肿,脚变大了,鞋子自然就变小了。
如果长期久坐,下肢的血液淤积严重,血液黏稠度就会增高,甚至可以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而如果出现下肢血栓,就可以阻塞下肢血管,导致下肢的水肿、缺血。
更为可怕的是,当下肢存在血栓时,运动可以导致血栓脱落。脱落的血栓可以随血液流动,阻塞其它部位的血管,引起相应部位的缺血、缺氧。
如果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后栓塞到了肺动脉,还可以导致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甚至死亡!
既然久坐的危害这么大
那我们是不是应该
尽可能地避免久坐呢?
你说对了!
为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我们一定要避免久坐,尽可能地动起来。坐满30~45分钟,一定要起身活动一下。
那如果出于工作需要
不得不久坐
就没办法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了吗?
当然不是!
即使是出于需要必须久坐,也有办法减轻其危害。
1. 踝泵练习
经常久坐的人,可以试试“踝泵练习”,即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踝泵练习的方法很简单:
双踝自然放松,然后用力、缓慢地将脚尖绷至最大限度,再反向将脚尖勾至最大限度,每个动作保持五秒钟。如此反复练习,每小时练5分钟就可以。
2. 多喝水
身体脱水时,血液会变得黏稠,流动速度放缓,所以一定要经常补充水分。根据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女性每天饮水不宜少于1500毫升,男性不宜少于1700毫升,少量多次饮用。
3. 术后及早运动
手术后的患者要尽早下床活动或在床上尽可能地活动下肢,必要时穿着医用弹力袜。
对于不能活动者,可以自下而上按摩下肢的肌肉,加速下肢静脉血的回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
久坐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它可以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引发严重后果。
因此,我们在平时要尽可能避免久坐,多活动,多喝水,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本文是黄智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