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脉硬化——潜藏在血管中的杀人“钝刀”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了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数据显示,导致老年人死亡的疾病中,排名第一的就是心血管系统疾病。
动脉硬化是一种近些年发病率逐年增高的疾病,它虽然进展缓慢,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但却是老年人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存在于血管中的动脉硬化就像是一柄“钝刀”——它不锋利,容易被人所忽视,却能不动声色地危害着人的健康。
为什么动脉会发生硬化?
粥样硬化是硬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健康的动脉是富有弹性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动脉的内膜局部开始出现脂质的积聚、纤维组织的增生和钙质的沉着,这些成分就会在动脉内膜上形成斑块。就像是水管中的水垢一样,这些斑块的逐渐累积会导致动脉壁变硬,弹性变差,这种情况就称为“动脉硬化”。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也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能够加速动脉硬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和遗传因素。这是因为当血液中血脂浓度较高时,就容易发生脂质的沉积;当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较大时,就容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脂质的摄入,导致血脂浓度进一步升高;高血糖患者往往伴有胰岛素缺乏,可以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动脉硬化的发生还受到基因的调控,存在家族聚集倾向。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因素可以增加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包括缺乏体力活动、吸烟、不良饮食习惯、肥胖等。
动脉硬化是怎么“钝刀子杀人”的?
动脉硬化的危害主要在于,动脉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从而引发严重后果。发生在不同部位的动脉硬化可以产生不同的危害:
当向心脏供给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硬化时,可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心梗;
当脑动脉血管发生硬化时,可导致向脑组织供血的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引发脑卒中;
当颈动脉发生硬化时,可造成颈动脉狭窄或阻塞,这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
当下肢动脉发生硬化时,可引发周围血管疾病,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跛行,继而会因为下肢供血不足,引发各种并发症。
如何预防动脉硬化的进展?
动脉硬化虽然能杀人,但它毕竟是一把“钝刀”,只要能够重视起来,及时采取措施,就能够有效地遏制其进展,预防严重后果的发生。预防动脉硬化进展的最主要措施就是四个方面:科学饮食、规律生活、适当锻炼和控制危险因素。
科学饮食就是要低盐、低脂饮食,粗细粮搭配,多吃水果、蔬菜及富含纤维食物,限制糖、含糖饮料和红肉、动物内脏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
规律生活就是要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戒烟限酒。
适当锻炼就是要坚持每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
控制危险因素就是要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和体重,指标异常者要遵医嘱用药并定期监测。
总而言之,动脉硬化虽然往往并不直接致死,但却是一柄杀人的钝刀子。目前,动脉硬化的发生呈现年轻化趋势,无论是平时身体健康的年轻人,还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都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是黄智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