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脓肿的联合用药
一、病因
肺脓肿(lung abscess)是由多种病原菌感染引起的(多为混合性细菌感染),当支气管堵塞,加上全身抵抗力降低时,肺组织出现化脓性炎症,导致组织坏死、破坏、液化形成脓肿。病原体常为上呼吸道、口腔的定植菌,包括需氧菌、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常见的其他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也可引起坏死性肺炎。肺脓肿可分为吸入性肺脓肿、继发性肺脓肿和血原性肺脓肿等三种类型。
二、症状
1. 一般起病急骤,症状有畏寒、高热,体温达39~40℃,伴有气急、胸痛、咳嗽、咳黏液痰或黏液脓性痰。
2. 血源性肺脓肿多先有原发病灶引起的畏寒、高热等感染中毒症的表现。经数日或数周后才出现咳嗽、咳痰,痰量不多,极少咯血。
3. 慢性肺脓肿患者常有不规则发热、咳嗽、咳脓臭痰、消瘦、贫血等症状。
4. 还有精神不振、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如感染没能及时控制,患者出现咳大量脓臭痰,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
三、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抗生素-1):如青霉素钠注射液240 万U + 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6 小时1 次;或哌拉西林2~4g + 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8小时1 次;或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 + 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6~8 小时1 次。疗程3~5 日。
注:青霉素过敏者,吸入性感染可选用甲硝唑 + 克林霉素。
用药方案2(抗生素-2):如克林霉素0.6g + 生理盐水250ml 或5%葡萄糖溶液250ml,每8 小时1 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成人:一日0.6~1.2g,分2~4 次应用;严重感染,一日1.2~2.4g,分2~4 次静脉滴注。4 岁及4 岁以上小儿:一日15~25mg/kg,分3~4 次应用;严重感染,一日25~40mg/kg,分3~4 次应用,或遵医嘱。本品肌内注射的容量1次不能超过600mg,超过此容量应改为静脉给药。静脉给药速度不宜过快,600mg 的本品应加入不少于100ml 的输液中,至少滴注20 分钟。1小时内输入的药量不能超过1200mg。
用药方案3(抗生素-3):如甲硝唑0.5g + 生理盐水250ml 或5%葡萄糖溶液250ml,每6~8 小时1 次,静脉滴注。成人常用量:厌氧菌感染,首次按15mg/kg(70kg 成人为1g)给药,维持量按7.5mg/kg 给药,每6~8 小时静脉滴注一次。儿童常用量:厌氧菌感染的用药剂量同成人。
用药方案4(抗生素-4):如苯唑西林2g + 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6 小时1 次;或头孢唑林2g + 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8小时1 次;或头孢呋辛1.5g + 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8 小时1 次。
用药方案5(抗生素-5):如阿米卡星0.2g + 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30~60 分钟内滴完,每8~12 小时1 次。
用药方案6(抗生素-6):如庆大霉素8 万U,肌内注射,每8 小时1 次。
用药方案7(抗生素-7):如万古霉素0.5~1.0g + 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 小时,一日1~2 次。或其他抗生素,如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且为耐甲氧西林菌株选用)。
用药方案8(祛痰药):如沐舒坦缓释胶囊(盐酸氨溴索),一次1 粒,一日3 次,饭后服。或其他祛痰药如氯化铵、乙酰半胱氨酸等。
用药方案9(增强免疫药):如维生素C,一次100~200mg,一日3次。或其他增强免疫药。
用药方案10(中成药):如清气化痰丸,口服。①浓缩丸:一次6 丸,一日3 次;②水丸:一次6~9g,一日2 次;小儿酌减。或其他中成药如银翘解毒丸类、养阴清肺丸类、化痰片等。
四、联合用药
1. 以厌氧菌为主的吸入性感染者
用药方案1(抗生素-1:青霉素钠注射液或哌拉西林或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 用药方案2(抗生素-2:克林霉素)或用药方案3(抗生素-3:甲硝唑)。(疗程:3~5 日)
注: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克林霉素 + 甲硝唑。
2. 血源性感染者
用药方案4(抗生素-4:苯唑西林或头孢唑林或头孢呋辛) + 用药方案5(抗生素-5:阿米卡星)或用药方案6(抗生素-6:庆大霉素)。
3.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且为耐甲氧西林菌株,并伴咳嗽、咳大量脓臭黏痰者
用药方案7(抗生素-7:万古霉素) + 用药方案8(祛痰药:盐酸氨溴索)。
注:在上述联合用药中,凡注射剂联用时、凡中西药联用时以及与必须单独使用的药品联用时(包括联用药物相互有拮抗作用时)等,其联用方案中的药品均应独立、分时或序贯进行使用。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