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结核病的免疫疗法?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全球有近20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2018年约有1000万TB患者,死亡人数达150万人。由于抗结核药物的广泛使用,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给结核病的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免疫治疗是TB的重要辅助治疗之一,距今已有130年的历史,随着MDR-TB患者迅速增多,近30年免疫治疗才开始被学界重新认识。我国TB免疫治疗起步较晚,不少医生对免疫治疗缺乏认识,治疗普及率低。为此,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最近发布了《结核病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版)》,今天就来带大家一起看看TB免疫治疗究竟有哪些临床价值?
一、免疫治疗的基本概念和病理生理基础
TB不仅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也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识别、免疫反应和免疫调节决定了TB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大多数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不会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病(ATB),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包括吞噬体成熟、空泡逃逸、自噬、抗原递呈和代谢通路等宿主效应机制维持长期感染状态,仅5%~10%潜伏感染者会发展为ATB。
人体促炎反应和抗炎反应之间的平衡决定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结局,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过度的促炎反应会导致肺组织严重受损,有利于结核分枝杆菌经气道传播。
TB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异常会影响宿主抗结核分枝杆菌的能力。免疫治疗是指应用免疫制剂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使机体对疾病产生适当的免疫应答,从而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
通过免疫治疗,可使具有不同免疫功能的TB患者达到免疫增强、免疫抑制或双向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提高疗效、减少耐药、预防复发、减轻组织损伤以及改善预后的效果。
与抗结核治疗相比,以宿主导向治疗(HDT)为核心的TB免疫治疗可有效对抗繁殖的耐药菌、药物敏感菌和休眠菌,与抗结核治疗协同发挥缩短疗程的作用。研究表明,免疫治疗联合抗结核治疗可发挥“1+1>2”的增强效应,加速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及痰菌转阴。
二、免疫治疗的分类和常用药物
TB免疫治疗多适用于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及绝对计数减少的初、复治肺结核(PTB)及肺外TB患者,尤其适用于重症、耐药或无反应性TB以及合并原发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疾病或恶性肿瘤的TB患者。
TB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免疫调节和免疫重建,免疫调节主要通过免疫调节剂,使机体原有的免疫功能增强,有害的免疫反应减轻或消除;免疫重建是指通过干细胞移植技术恢复或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目前临床常用的TB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免疫调节剂,包括生物制剂(疫苗制剂、细胞因子制剂和非特异性制剂)和化学药品(宿主导向治疗药品、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药品)(表1、表2)。
表1 结核病免疫治疗的常用生物制剂

表2 结核病免疫治疗的常用化学药品

注:TBM:结核性脑膜炎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TB的免疫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免疫制剂临床起效较慢,不能快速杀灭结核分枝杆菌,且部分药物属于“双刃剑”。因此,TB的治疗始终应以化疗为主,免疫治疗仅可作为辅助性治疗方法,不能替代抗结核治疗。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