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后必读
发表者:李剑 人已读
汪先生3月前做过房颤射频消融手术以后,一直维持着窦性心律,也就是说,心律一直是正常的,房颤再也没有复发过了。今年64岁的汪先生,除了高血压,没有别的疾病,高血压也一直按时用药,控制非常好。
医生说,做完房颤的射频消融手术,要按时服用8周的抗凝药物,刚出院的时候,还吃了4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后来一直维持正常的心跳,到时间后抗凝药和抗心律失常药物都吃光了。转眼3个月过去了,心跳还是正常的,医生让他继续随访,除了高血压药之外,房颤的药都不用吃了,但是他总是不放心,担心不吃药,哪一天房颤又复发了该怎么办,或者生活上还要注意哪些事情,能防止房颤的复发呢?
的确,通过导管消融,房颤已经可以治愈了。如果心跳完全正常的话,就没有特别用药了。但是,房颤毕竟是一种多种危险因素致病的心血管疾病,在日后的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下面3点:
1. 经常检测一下心跳
会发房颤的患者,心房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这为将来房颤复发埋下了隐患,也是现在医学上无法100%治愈房颤的原因。同时,房颤本身就是一种老年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心房渐渐老化,也会发房颤。对于没有房颤病史的患者,指南建议对于所有>65岁的人群进行房颤的筛查。而对于罹患房颤的患者,就更加应该重视,不定期进行房颤检测。使用心电图、Holter或者简易的心电设备甚至手表都可以,以期尽早发现问题。各种检测手段的敏感性如下:
灵敏度越高,发现房颤的准确性越好;PPV代表阳性预测值,指的是一项诊断试验阳性时诊断正确的百分比。
2. 要不要抗凝,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只要罹患过房颤,终身都存在中风的风险。尽管射频消融手术可以将心跳恢复正常,但血栓栓塞的风险是持续存在的,因此还是要通过评分系统,来评估是不是需要继续抗凝治疗。很多患者以为房颤的射频消融手术恢复了正常的心跳,就是为了停用抗凝药物,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手术只不过是恢复了正常的心跳,降低卒中风险,也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还能降低死亡。但是是不是抗凝治疗,是另外一回事,需要通过一个叫做“CHA2DS2-VASc”的评分来评估。这个评分的因素如下:
只要评分等于或者超过了3分,就需要继续服用抗凝药物。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因素都是动态变化的,例如汪先生,今年64岁,不计分,但是明年就是65岁了,计1分,加上高血压就是2分。如果明年再查出了血管疾病,就要考虑重新启动抗凝治疗了。房颤患者,一定要用该评分,来预测卒中的风险,并用评分,来指导抗凝用药。
欧洲心血管病指南推荐所有房颤患者都需要进行卒中风险的评分
3. 心脏还是要好好保养
尽管已经做好手术,但是正常的心脏保养,对于一个老年人来讲,还是非常必要的,保养的内容包括早睡早起,规律作息;平衡膳食、控制体重;吃动结合,心态平和;至于戒烟、限盐、少油腻,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总的来说,就是不该做的都不要做,同时年年体检,天天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这些不但是房颤患者需要注意的,就是正常人,也是需要好好注意的。
手术做好,心跳恢复正常,只不过是一个新的起点,后面还有漫漫长路,“小心才能驶得百年船”。
本文是李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