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善闻 三甲
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医生的一个难题,不死癌症——间质性膀胱炎

872人已读

陈善闻 许博雯 王旭冰

对于泌尿疾病,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男性高发。有种膀胱炎就高发于女性——间质性膀胱炎(IC)。IC的诊断一直以来是泌尿外科医生的一个难题,目前该疾病的诊断更多的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采取排除性诊断方法。诊疗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症状及发病情况,通过尿常规及尿细菌培养、记录排尿日记、尿流动力学、膀胱镜检查(水扩张)和病理活检等手段进行综合评估。

图片1.png


一、产生病因

患者尿液均正常,感染并非膀胱壁纤维化的主要病因,有学者认为盆腔外科手术或感染产生的淋巴管梗阻是其病因,而许多患者没有这样的病史。亦有学者提出是由于血栓静脉炎伴膀胱或骨盆内脏器急性感染,或由于精神冲动产生长期小动脉的痉挛所致,还可能与内分泌因素有关。目前,大量的证据认为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自体免疫胶原性疾病。对肥大细胞和膀胱表面氨基酸糖甙在间质性膀胱炎中的作用受到注意,一些研究人员正着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二、症状

患有间质性膀胱炎的患者,尿液均正常,主要表现为膀胱壁的纤维化。并伴有膀胱容量的减少,以尿频(通常每10分钟一次)、尿急、膀胱区或骨盆区域感到压力或胀痛为其主要症状。有时亦可出现尿道及会阴部疼痛,在排尿后得到缓解,血尿偶可出现,在膀胱过充充盈扩张时明显,有的患者在病史中可能有过敏性疾患。

图片2.png

三、检查

1、临床检查

一般正常,有的患者可出现耻骨上部触痛,在女性患者阴道前壁触诊时可有膀胱区触痛感。

2、实验室检查

患者尿常规多数正常,可有血尿出现,尿培养多无细菌生长,肾功能检查除非在膀胱纤维化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或梗阻时才有变化。

3、放射学检查

排泄性尿路造影一般无异常,合并反流时在造影片上可见肾盂积水、膀胱容量减少表现。膀胱造影显示膀胱容量减少,有时发现膀胱输尿管反流。

4、膀胱镜检查

是诊断间质性膀胱炎的重要方法。一些患者膀胱容量可减少至50~60ml,由于膀胱容量缩小,患者甚为痛苦,需在麻醉下施行液体膀胱扩张,可见膀胱顶部小片状淤斑、出血、有的可见到瘢痕、裂隙或渗血。发现Hunner’s溃疡有助于确诊,但大多数患者没有溃疡,未经治疗者膀胱黏膜外观尚属正常或仅有慢性炎症改变,有时顶部可见有小出血点,如继续过度充盈膀胱,则可致黏膜破裂、出血,可见黏膜下血管小球,常分布不均,遍及膀胱,同时行活组织检查。

5、尿流动力学检查

尿动力学检查可发现膀胱容量小,顺应性差,但不出现无抑制性收缩,这项检查有助于间质性膀胱炎与不稳定膀胱或神经源性膀胱相鉴别。

图片3.png

四、如何治疗

目前,没有治愈间质性膀胱炎的方法,也无某种单一的治疗方法对大多数患者有效,可能需要联合多种治疗方式来控制症状,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口服药物

没有专一治疗药物,某些抗抑郁药有助于减轻间质性膀胱炎的疼痛和尿频。

(1)戊聚糖多硫酸钠

戊聚糖多硫酸钠是唯—一个由FDA批准的用于治疗IC的药物。其作用机制是纠正膀胱上皮的糖胺聚糖缺失。

建议:由于其可能需要6个月或1年才能起效,因此建议给予长期口服药物治疗。

(2)抗组胺药物

报道抗组胺药物治疗IC的研究大多数是无对照研究,截至目前,仍没有一项对照研究证明其疗效。

建议:羟嗪应在睡前从10mg开始给予,直至75mg,大约1~3月症状才有可能缓解。

(3)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TCA,SSRIs)治疗IC的作用大部分源于其作为一种疼痛神经调节剂的作用机制。本类药物剂量应逐渐升高,以尽可能避免其副作用。

建议:可在疾病的起始阶段应用此药,特别是当疼痛是主要症状表现时。

(4)加巴喷丁

加巴喷丁(Neurontin)是一种抗癫痫药,可用在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IC患者。

(5)抗胆碱能药物和抗痉挛药物

当患者有轻度症状或同时存在膀胱功能不稳定时,能通过这类药物缓解疼痛,但是对于中到重度症状,效果较差。

2、膀胱灌注

常用膀胱灌注药物为透明质酸钠,既往所用肝素、利多卡因、碳酸氢钠等疗效有限。

(1)透明质酸钠

文献报道,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6~8次后逐渐见到效果,对于IC患者,缓解膀胱不适的总有效率较高,约为70%~80%。同时,对于反复性泌尿道感染的患者,长期的膀胱灌注,能够缓解复发率,尤其对于绝经后老年女性。

(2)二甲基亚砜(DMSO)

DMSO是一种有机溶剂,50%DMSO灌注具有抗炎、止痛和肌肉松弛作用。同时还具有胶原溶解效应,长期应用DMSO会增加组织纤维化的可能性,有可能在治疗几个疗程后,潜在性的引起特异性、进展性抵抗。此药仍旧是部分患者主要的治疗药物,同氢化可的松、肝素和碳酸氢钠同时使用能增加其效果。

3、膀胱水扩张术

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膀胱水扩张,主要有三个目的:①扩张前膀胱镜检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症状的原因(如:结石、肿瘤);②作为治疗手术缓解患者症状,为患者建立信心,并未可能的灌注治疗提供治疗机会;③发现由于旁观容量异常。

4、骶神经调节(膀胱起搏器)

适用于膀胱灌注无效,疼痛明显患者。

(1)膀胱起搏器(SNM)在IC治疗当中的临床应用

目前,在治疗IC伴随的慢性疼痛中,SNM仍旧被当做是其他保守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选择。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IC/膀胱疼痛综合征(BPS),经过恰当的评估后可选择SNM。

文献报道中,接受SNM治疗之前患者所采用的各种治疗方法变化很大,绝大部分患者均会尝试传统药物治疗,疼痛控制疗法及水扩张治疗。

目前,尚无接受过膀胱全切或尿流改道治疗后仍旧无效的患者再接受SNM治疗的文献报道,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虽然不可逆的器官切除及尿流改道手术能很好的控制IC/BPS的症状,但因其不可逆的特性,应该放在SNM治疗失败之后最后尝试。

(2)SNM治疗IC的安全性

SNM在慢性盆底疼痛随访中的疗效确切,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测试期无效,另一部分患者在永久植入后存在疗效丧失和电极拔除的问题,其发生率介于25%~50%大部分患者需要后期程控进行参数调整。同时,药物联合SNM很必要。因此,患者接受该疗法之前必须明确告知其植入风险(近期、远期风险)。

图片4.png


5、手术治疗

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是经尿道电灼术(TUR),但只针对具有Hunner溃疡的患者。其他手术方式包括膀胱切除术、代膀胱手术等。手术治疗被定为最后的治疗方案,只有对少数症状极其严重且上述所有治疗均无效后才考虑使用。

间质性膀胱炎的日常护理

病人自身需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并从以下方面做好日常护理:

饮食护理:少食用豆制品、烟熏烤制品、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戒酒;学会放松,减轻生活压力;适宜运动不过量,避免重体力劳动;与医务人员保持联系,坚持定期随诊,以便让诊治医师更了解你的情况,以便在病情进展时及时调整治疗及随访方案。

五、特别提醒:

无论何时,若是察觉有任何膀胱或尿道的症状以及盆底不适疼痛的情况,就应该及时就诊,寻求专科医师的诊治。

如果能在就诊前便做好事前准备工作,如提前记录排尿情况:连续3-5天的排尿日记,就能让诊治的医师更了解你的情况,缩短就医时间,从而制定更好的治疗方案。

陈善闻
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