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误吞了异物,该怎么办?
原文链接:
引言
儿童消化道异物是指儿童误吞了不能被消化且未及时排出而滞留在消化道的各种物体,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的儿童。儿童误吞异物作为一种突发事件,预防和及时处理至关重要。
01 如何判断儿童是否误吞异物?
1.若儿童自述误吞异物,或家长目击儿童有异物吞入,且异物尚未排出,不论是否出现症状,均可认为儿童误吞异物
2.若无明确异物误吞史,但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刺激性咳嗽、异物感、咽喉部疼痛等呼吸系统症状或吞咽困难、恶心、呕吐、流涎、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时,应警惕儿童存在误吞异物的可能
02 儿童误吞异物后是否需要去医院就诊?
1.儿童误吞异物后需要去医院就诊
2.明确或怀疑儿童误吞异物后,推荐尽快去医院就诊;若儿童误吞的是高危异物(如纽扣电池、尖锐物品、多枚磁性异物或单枚磁性异物合并金属),推荐立即去医院就诊
03 儿童去医院之前需要准备什么?
1.明确或怀疑儿童误吞了异物,推荐给儿童禁饮食
2.对于明确误吞了纽扣电池的儿童,建议早期(1~2h内)少量多次喂食蜂蜜,但不应因喂食蜂蜜而延迟就诊
应用蜂蜜注意事项:A.建议用量:每10 min 10 mL,总量不超过60 mL,仅早期应用(1-2h内)
B.如果儿童小于1岁,鉴于其消化系统还未完全发育成熟,请勿给儿童服用蜂蜜,
以免引 起肉毒杆菌中毒
C.若患儿对蜂蜜过敏,也不宜采用此方式,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3.家长需要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以及转诊单(如有)和前期检查单(如有);若有误吞的相同或者同类物品,建议一同携带
04 就诊时需要告诉医生什么?
建议就诊时告诉临床医生患儿是否有:
异物误吞史、异物类型、异物大小、异物数量、异物形状、误吞时间、最后进食时间、患儿吞食异物后有何表现以及既往病史
05 就诊时可能需要做哪些检查?
1.就诊过程中需要做X线平片检查、CT检查或超声检查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常规、凝血功能、感染相关疾病检查等实验室检查
2.就诊过程中还可能会做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其他必要的病情评估检查
06 消化道异物有哪些治疗方式?
随诊观察、内镜手术和外科手术
07 若医生建议居家观察,需要注意什么?
1.推荐不要服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如红霉素、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和可能影响粪便颜色的药物(如铁剂及铋剂等)
2.推荐保持正常饮食结构,避免摄入可能影响粪便颜色的食物(红心火龙果、鸭血等)
3.推荐看护者严密监测患儿症状及体征,如腹痛、呕吐、发热、便血等,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4.推荐密切监测患儿的粪便或呕吐物,以判断异物是否排出
5.推荐患儿遵医嘱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或复诊
08 内镜下异物取出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如何?
内镜下异物取出术安全且成功率高
09 若异物无法经内镜取出,下一步如何治疗?
当内镜手术无法取出异物时,建议根据具体情况,考虑进行随诊观察或外科手术
10 异物经内镜取出后还需要哪些治疗?
1.患儿行内镜异物取出术后,若未出现并发症,则大部分患儿无需特殊处理,少部分患儿只需给予流食、抑酸、黏膜保护剂治疗,消化道异物顺利取出后24h即可出院,无需随访
2.若患儿行内镜异物取出术后出现并发症则对症治疗,并根据医生制订的随访方案定期进行随访
11 内镜下异物取出术需要麻醉吗?怎么麻醉?
1.推荐在行儿童消化道异物内镜手术时进行麻醉,且推荐全身麻醉
2.预期手术时间较长或<1岁患儿,推荐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12 如何预防儿童误吞异物?
1.推荐家长、看护者和教师等教导儿童不要将物品放入口中
2.推荐家长和看护者妥善放置诸如硬币、纽扣电池、钥匙等小物件(包括玩具和非玩具),避免儿童在无看护情况下接触存在误吞可能性的各种玩具,避免给儿童穿戴存在误吞可能性的饰物
3.推荐家长和看护者在给儿童制作食物的过程中,避免将鱼刺、碎骨片和果核等混入食物,在儿童进食过程中,避免食用大块食物,同时教导其充分咀嚼后再下咽
4.建议电池、尖锐物品和磁性物品等高危异物的生产商以及玩具生产商在商品包装上提供警示标识
5.对于有精神障碍和智力障碍等儿童应注意看管和看护,同时对精神障碍儿童建议早期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本文是田九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