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睑内翻
概述及病因
先天性睑内翻是指睑缘向内卷曲,中内侧的部分或下睑全部睫毛倒向眼球,刺激角膜的反常状态。
先天性睑内翻好发于亚洲儿童,约超过20%的1岁以下的儿童会出现此表现,主要是由于患儿五官发育尚未完善,鼻梁低平、内眦赘皮的牵拉、睑缘部的眼轮匝肌过度发育、睑板发育不良引起。另外,下睑缩肌张力过强将下眼睑过度下拉也会造成下睑内翻,这种患儿通常外观上看表现出下眼白露的较多。

临床表现
先天性睑内翻多为双侧发病,患儿多表现为流泪、畏光、经常眨眼揉眼、异物感、眼睑痉挛、分泌物增多等。严重者伴随结膜炎症、角膜炎症,视力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体征:患眼的睑缘位置向内卷曲,睫毛垂直生长倒向眼球,与角膜相接触,裂隙灯下可观察到相对应的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粗糙,荧光色染色着色,严重者引起角膜混浊、角膜炎、角膜溃疡。长期可见新生血管长入角膜,影响视力。
易发人群
先天性睑内翻多见于婴幼儿,体质肥胖,鼻梁发育欠饱满。
治疗
保守治疗:轻度睑内翻倒睫有自愈趋向,不宜急于手术。在1-2岁时的孩子由于睫毛较软,对角膜的刺激症状不明显,随着年龄增长,鼻梁发育后,部分患儿睑内翻的状态会自愈,对于这部分患儿,如果没有经常眨眼揉眼、流泪、眼红的不适表现,家长可以在医生的协助下随诊观察。
随着孩子的成长,睫毛会变得又粗又硬,对角膜刺激症状明显,如果不及时手术,轻者会造成患儿眼部异物感、流泪、眼红、分泌物增大等表现,严重者会造成角膜上皮混浊、脱落、感染,甚至影响视力,这种情况再观察就不是明智之举了。需尽快行手术治疗,以免引起不可挽回的后果。

手术治疗:通常有眼睑缝线法、单纯眼睑切开法、下睑内翻矫正联合内眦赘皮矫治术、下睑缩肌部分切除术等。
? 眼睑缝线法:利用较粗的线穿透全层眼睑,使下睑形成轻度外翻的状态,并保持一周左右后拆线,利用外翻线道形成内部瘢痕来抵抗内翻的力量,拆线后不留瘢痕。适用于没有过多内眦赘皮或肌肉肥厚的轻度睑内翻,缺点是作用力较弱,容易复发。
? 单纯眼睑切开法:于下睑皮肤做平行于睑缘的切口,去除多度发育的眼轮匝肌,再用缝线间断缝合皮肤。适用于下睑轮匝肌过度发育的患儿,术中可以适当修整下睑的皮肤。缺点是术后有瘢痕形成,由于患儿修复能力较强,且术后给予抗瘢痕药物治疗,通常在数年后瘢痕相对不明显。只要不是不适瘢痕体质,皮肤的自我修复均可以达到理想的外观。
? 单纯切开联合内眦赘皮矫治术:本方法是单纯切开法的基础上,适量去除内眦赘皮的方法。由于存在内眦赘皮的患儿,内眼角的垂直牵拉力量使下睑内侧内卷严重,术中根据情况适量去除内眦赘皮,降低垂直牵拉,不但使内眦部的弧度更流畅,更能增加手术的成功率。缺点是形成下睑及内眦部皮肤瘢痕,同样通过术后的抗瘢痕药物及患儿自身修复能力,可达到理想外观。
? 下睑缩肌部分切除术:于结膜面行切口,将下睑缩肌部分切除,从而解除其过度下拉造成的睑内翻状态。此手术切口隐蔽,不留皮肤瘢痕,仅适应于下睑缩肌张力过强的患儿。
本文是范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