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用“李发枝教授经验方”治疗儿童抽动症的经验介绍
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特征是以进行性发展的多部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一般首发症状为简单运动抽动,以面部肌肉的抽动最多,呈间断性,少数患者的首发症状为简单的发声抽动。随病程进展,抽动的部位增多,逐渐累及到肩部、颈部、四肢或躯干等部位,表现形式也由简单抽动发展为复杂抽动,由单一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发展成两者兼有,发生频度也增加。其中约30%出现秽语症或猥亵行为。多数患者每天都有抽动发生,少数患者的抽动呈间断性,但发作间隙期不会超过2月。病程持续迁延,超过一年以上,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影响很大。需要注意的是,有部分患儿以间断腹痛性为主诉就诊,各种检查无阳性结果,伴或不伴抽动症状,但这也是抽动症的另一种表现。
李发枝老师抽动症经验方由谷精草合剂、升降散、甘麥大枣汤加减而成。近年来,我在临床上,用此方治疗儿童抽动症多获良效,先将近几年,本人用此方治儿童抽动症的病历抽取1例介绍如下:
王某,男,7岁,初诊以“眨眼渐频6个月。”为主诉就诊。初时未予注意,亦未诊治,近2个月眨眼变频,时有撅鼻、耸肩,偶有清嗓。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遭受老师的批评。曾就诊某医院眼科服氟哌啶醇片1周后略见好转,近2个月复发且加重。患儿形体适中,就诊时在诊室内异常活泼,嘱其安静则眨眼频作,撅鼻耸肩清嗓,偶有干咳,饮食可,睡眠差,二便正常,舌偏红,苔薄略黄,脉数。诊为儿童抽动症,证属脾虚肝旺化风,治以疏风清热、健脾止痉;方用抽动症经验方:谷精草10g,木贼10g,青葙子6g,辛夷花6g,僵蚕6g,蝉蜕10g,白芍20g,葛根10g,淮小麦20g,大枣5枚,甘草12g。7剂,日1剂。水煎2次,各取汁100ml,两煎药汁和合,分2次饭后温服。二诊:患儿服完3剂时,眨眼等症频次明显减少,偶有撅鼻耸肩,7剂服尽,虽仍存诸症,但为发病以来症状最轻。又处原方12剂继服而告愈。病案多多,只举1例,一共参考。
《小儿药证直诀》有“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风动而上于头目,目属肝,肝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儿不能任,故目连扎也”之论。李发枝教授以自拟方,从肝风论治此症,多收良效。方中谷精草、木贼、青箱子入肝经疏肝风,清肝火;辛夷入肺通窍祛风,能防“风邪犯肺,引动肝风”;蝉蜕、僵蚕为升降散主药,既可入肺解表、除外风,又可入肝平定肝风以熄风,实为本证要药;甘麦大枣汤仲景用于治疗“妇人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之证,与本证实有相类之比;葛根、芍药润燥缓筋之挛。诸药合用,共凑清肝柔肝,息风止痉之功,临床用于治疗儿童抽动症多获较满意疗效。
本文是桑海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