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后必读
发表者:吴旻 人已读
显微血管减压术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作为从病因学上治愈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的唯一方法,具有治愈率高、安全性好的特点,但部分患者术后症状并非立即消失,而是经过一段时间才逐渐消失,这种现象被称为延迟治愈(delayed relief)。
术后发生延迟治愈已有相关文献报道,发生率多在13%?50%,最高可达 61.8%。延迟治愈持续的时间一般为6个月至2年,但症状在术后1年以上才消失的仅占5.6%。
出现延迟治愈的机制,有的学者认为,与患者受责任血管压迫的面神经根出现的脱髓鞘改变及面神经核兴奋性的恢复均需要一定的时间有关。也有学者责任血管对面神经根部的长期搏动性压迫间接提高了面神经核的兴奋性,并不断发岀异常冲动形成局部电流,这种冲动积累到 一定程度就会发生一次动作电位,通过兴奋-收缩耦联引起面部肌肉的抽动;当压迫效应解除后,已经岀现功能亢进的面神经核不能立即恢复正常,而需要经过一个缓冲期,但这个缓冲时间从几天到几年不等,故延迟治愈的时间不定。
文献中对于术后HFS未消失的患者接受再次手术的时间节点也报道不一,从术后即刻至3年乃至更长时间,大部分学者认为应在术后半年以上。
(参考文献: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延迟治愈的研究进展,《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9,35(4),422-424)
本文是吴旻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