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女性遇到CA125升高该怎么办?
卵巢癌姐妹和家属们都很熟悉一个词——CA125,甚至每隔一段时间,咱们的心情就随它的起伏而变化。可CA125真有这么厉害么,靠它就真的可以判断卵巢癌严重程度吗?

CA125(糖类抗原-125),广泛存在于上皮性卵巢癌的肿瘤细胞中,并释放入出来,医生可以在患者血清或胸腹水中检测到这个肿瘤标志物。
卵巢癌(上皮性)患者多数都会出现CA125升高,并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比,所以这项指标在上皮性卵巢癌诊治过程中,是一项判断疗效及有无复发的重要参考指标。
通常情况下,在治疗中这项指标下降越快,表明手术、化疗带来的治疗效果越好,但这取决于一个理想的手术切除及规范的化疗。当然如果肿瘤细胞对化疗有耐药性,治疗效果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在治疗结束后,CA125同样是判断有无复发的重要参考指标。如果这项指标在长时间内都处于正常范围,表明疾病控制良好。

下面抛出两个问题:
1)既然CA125能帮助判断有无复发,我是不是要经常做检查,以尽早发现复发?
2)我的CA125比别人高,是不是我的病情更严重呢?
大家先不要轻易地回答是或不是,我们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下面我与大家一起来探讨下这两个问题。

有的患者恐惧复发,会经常去医院检查,其实这样做并没有太大好处,原因如下:
1一些与肿瘤无关的因素也会影响指标波动
2恐惧心理会使指标轻度上升,称之为“CA125综合征”。
3过于频繁的检查会增加患者及医生的焦虑情绪,造成医生做出非理性处理。
4单纯CA125上升但没有影像学异常(即生化复发)就开始化疗并不能给患者带来好处,反而会影响今后化疗效果
所以,在完成一个阶段治疗结束后,我们多久复查一次?美国的NCCN指南有特别推荐:
1-3年
一般3-4个月复查一次,根据具体情况,有时候会选择2个月复查一次。
第4年
每6个月做一次随访
5年以后
每年一次随访

当然以上只是指南推荐,具体情况依旧需要根据患者疾病状态、CA125与该患者疾病相关性等作出综合判断。
总之,过于频繁的检测并不会给患者带来益处,反而会给患者、家人带来焦虑,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下面再来看第二个问题。

我们说CA125值越高,往往表示疾病就越严重;在治疗缓解以后,这项指标反弹也就意味着肿瘤复发。
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有上述规律可循,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不同的患者之间,CA125值没有可比性。
给大家举例,有的患者CA125高达几千,但不一定比数值几百的更严重。不同患者CA125有自己的变化区间,不建议与别的患者相比较。
2部分患者CA125指标始终不高,甚至在“正常值”之间徘徊。
3在治疗过程中,手术、炎症、腹腔化疗等会引起这项指标一过性升高,而非疾病进展。
4有些化疗药物在第一次治疗也会引起此项指标上升,但在后续治疗中,又会下降,所以不能轻判就是“耐药”。
5复发卵巢癌在持续治疗的过程中,部分指标可能维持平稳,但肿瘤却在继续进展,这是因为肿瘤表面会形成坏死或纤维化,肿瘤组织内部分泌的的CA125没有释放到血液而已。
6极少部分患者除了CA125上升,还会有CA199的异常,甚至于后者更有参考价值。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在判断治疗疗效、有无复发、疾病严重程度、是否更换治疗方案时,都要根据患者的初始病情、治疗前表象、手术治疗情况、化疗过程、随访后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妇科体检等作出综合评估才能确定。
单纯的CA125变化或波动并不能得出结论。

我们需要避免在治疗中或后续“空窗期”,仅仅用这项指标来作为是否治疗有效或复发,一方面会引起焦虑,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治疗偏差。
最后也要与大家讲一下,还有一些“健康人”在体检的时候发现CA125上升,是不是意味着得了卵巢癌?
并不是,其实有很多原因都会导致这项指标的上升,例如一些妇科良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炎症、结核;生理期等都与之有关。
因此如果有CA125异常,还是需要有经验的医生判断或定期随访来辨别。


宁波市第一医院妇科专家门诊一览表

本文是张富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