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黄金波 三甲
黄金波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血液内科

真性红细胞增多征

1514人已读

【概述】

1. 定义:一种红细胞不受控制的增值为特征的造血干细胞疾病;

2. 确诊中位年龄60岁,隐袭起病,首发症状可有头痛、皮肤粘膜潮红,瘙痒和胃肠道出血;部分检查时发现。

3. 以Hct增高为主要特征,多年后转入耗竭期,表现为血细胞减少,骨纤,髓外造血、脾亢。

4. 确诊后生存期一般为10-20年

5. 三大风险:血栓、出血、转化

【临床】

1. 概述

(1) 发病缓慢、病程较长

(2) 半数以上有高血压

(3) 早期PV患者常无明显临床症状;或因高血压、心脏病、血栓形成或因体检发现血常规结果异常等就诊

(4) 晚期PV患者出现全身症状:皮肤瘙痒且在接触热水后加重、体重下降、乏力、盗汗、骨痛等;

2. 皮肤

(1) 红紫(以双唇、手掌、结膜明显)

(2) 肢端麻木、刺痛

(3) 多汗

(4) 搔痒:典型者为洗澡后搔痒

3. 神经系统

(1) 视力障碍

(2) 头痛、眩晕、疲乏、耳鸣、眼花、健忘等类似神经系统症状

4. 造血系统:

(1) 脾大

(2) 血栓形成和梗死

l 危险因素:血粘度增高(主要原因)、血小板增多

l 阿司匹林可降低PV患者血栓形成发生率

l 冠脉和脑血管意外较突出

(3) 出血

l 可首发

l 主要受累部位:皮肤、黏膜和胃肠道

l 原因:血小板计数升高、获得性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大剂量抗血小板治疗、存在血小板功能缺陷

l 低剂量阿司匹林较少导致出血

5. 消化道溃疡

6. 终末期

(1) 出现贫血,显著骨纤和显著脾大

(2) 血小板计数可增高、正常或减少,白细胞计数可显著增高伴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粒细胞,脾区照射无效

(3) 常因骨髓纤维化、全身衰竭或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等原因死亡

【分期】

1. 红细胞增生期:

(1) 骨髓造血功能活跃,红系细胞过度增生并伴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增多

(2) 可持续数年

2. 稳定期(骨髓纤维化期):

(1) 全血细胞维持在正常范围

(2) 并非骨髓造血功能转变正常,而是骨髓被异常增生的纤维组织所替代,而剩余的骨髓造血功能较前减低的结果

(3) 需与原发性骨纤鉴别

3. 骨髓衰竭期:

(1) 巨脾、髓外化生和全血细胞减少

(2) 骨髓纤维组织增生加剧,使髓内造血组织更减少并产生髓外造血

【血栓形成风险预后分组】

1. 低危组:年龄≤65岁,无栓塞史、无心血管高危因素

2. 中危组: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低危组患者

3. 高危组:年龄>65岁或有栓塞病史或WBC>15×109/L

【治疗目的】

1 降低血栓形成和出血风险

2 最大限度降低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和骨髓纤维化的风险

3 处理并发症,包括血栓形成、出血和瘙痒

4 妊娠处理

【总体治疗策略】:

1. 尚无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案,目前多主张按预后因素及血栓并发症的风险进行分层治疗。

2. 分层治疗

(1) 低中危:静脉放血+小剂量阿斯匹林治疗为主

(2) 高危:静脉放血+ 小剂量阿斯匹林+ 减细胞治疗。

3. 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多血症期治疗】

1. 概述

(1) 治疗目的:通过减少血细胞改善症状,降低栓塞和出血并发症

(2) 动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随Hct升高而增加

(3) Hct升高者的脑血流量明显低于正常,当Hct<0.45时,脑血流量可增加73%

(4) 支持治疗:降低血栓危险因素

l 吸烟

l 高血压

l 高胆固醇血症

l 肥胖

(5)

2. 治疗手段:

(1) 周期性静脉放血:可使红细胞计数和压积得到控制

(2) 骨髓抑制性药物:控制血小板和白细胞数(放血达不到目的)

(3) 大部分患者需同时进行上述两种治疗。

【终末期】

1. 临床特点:可出现贫血,显著骨髓纤维化和显著的脾肿大,血小板计数可增高、正常或减少,白细胞计数可显著增高伴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粒细胞

2. 脾区照射无效

3. 采用马利兰、羟基脲化疗可使血小板计数减少,定期输血治疗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黄金波
黄金波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