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多动症的3大特点及心理干预方法
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通过活动可以锻炼身体、学习新鲜事物、满足情绪需求。但是如果孩子活动过度、冲动任性、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不稳,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就要警惕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的3大特点
多动症全称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注意力不集中和过度活动为特点的精神障碍。如果某小孩的行为符合下述3大类共18项标准中的6项或更多,并且持续6个月以上,而且这些行为与该小孩的发育水平是不相适应的,就可以将之诊断为儿童多动症:
1、注意力不集中
①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活动中,粗心大意。②在作业或游戏活动中经常难于保持注意力集中。③与他人谈话时,经常走神。④经常不能自始至终地遵循指导和完成学业、工作任务,而这一行为并非由于自己或他人的阻挠或自己未能理解所致。⑤在安排作业和活动时经常发生困难。⑥经常逃避、厌恶或拒绝从事学校作业或家庭作业等脑力工作。⑦丢三落四,经常遗失东西。⑧ 易受外界干扰而分心。⑨健忘,即使是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
2、动作多
①手足不能安定下来,或在座位上辗转不安。②无法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经常离开座位。③经常过度奔跑攀爬,即使在不适合做的情景下。④经常难于安静做游戏或从事悠闲的活动。⑤经常无端地“忙个不停”。⑥经常过多说话。
3、易冲动
①经常在他人问题尚未说完,就脱口而出作出回答。②当要依次排队轮流时,经常难于等候。③经常打断或打扰他人交谈或游戏,而不顾及他人感受。 儿童
多动症的治疗
多动症如果不治疗,将终身影响一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学校、家庭及社会上的功能。美国马萨诸塞综合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患多动症的女孩中,超过3/4的人会患抑郁症、焦虑症、厌食症或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将近2/3的人会出现吸毒或酗酒的问题。
对于多动症儿童要建立多层次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行为干预治疗、药物治疗、父母及患儿教育、心理教育、学校教育模式干预等。
1、药物治疗是首选方式
临床常用的有中枢兴奋剂盐酸哌甲酯缓释片(专注达)、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托莫西汀(择思达)以及可乐定等。这些药物在控制多动症的核心症状上效果不错。2011年,国家中医管理局将儿童多动症纳入中医优势病种,大力提倡儿童多动症的中医药治疗。 2、适宜的心理治疗至关重要
患儿患病之后因其活动过多,冲动任性, 自我控制力差,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常常受到家长、教师及周围儿童的批评、责备和异议,日久患儿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缺陷,而且病程越长, 病情越重,患儿心理缺陷就越加明显和严重。有鉴于此, 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治疗显得至关重要。
1、对患儿要细致耐心, 多鼓励, 少批评, 树立患儿的自信心, 消除自卑心理
患儿一般自控力差,不分场合、地点多动、任性, 常常影响其他人,难以集中学习做一件事, 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和学校老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这是一种病态,而不是患儿玩皮,故意所为,这些行为同样使患儿内心紧张,时常处于恐惧、焦虑的心境。
针对患儿这样的心态,父母和老师应当给患儿一个轻松的生活环境,减少忧恐、愁虑, 避免惊吓,要耐心而细致地引导孩子,并且要少批评, 多鼓励,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而予以赞扬,切忌歧视、责骂或体罚。
给孩子的夸奖必须是具体的,越具体越好,而不是笼统、虚情假意的夸奖。要关注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优点、每一个进步,适时表扬,逐渐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消除其自卑心理。要学会忽略孩子所犯的错误, 做到从内心相信孩子不是故意的犯错误, 而是出于病症的表现, 孩子是无辜的。
2、制定作息时间, 安排丰富多彩的生活
有计划地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做功课宜分步骤逐一完成。启发辅导,切忌长时间做单一的事情。生活要丰富多彩, 学习和业余活动交替进行。每天把学习任务安排在孩子情绪稳定、心情愉快的时间内,不要时间过长。
当孩子这种愉快的情绪体验还在持续时要结束学习,让其自由游戏玩耍。同时对此期间的良好表现予以表扬,让孩子把学习与快乐、被他人的肯定联系在一起。在校学习时宜安排座位于注意力难以分散, 教师又易察觉之处,可有意识地安排患儿在上课时站立或活动一下,如回答问题等。
游戏及玩耍宜多想多作, 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理及多动特点,让孩子多动手,尝试自己做各种事。户内与户外活动有机结合, 但应避免一些无聊和刺激强烈的活动, 如逛商场、打电子游戏等。
3、培养患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患多动症的孩子, 大多数表现为孤僻、任性, 脾气暴躁, 做事不顾后果, 不善于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在游戏中稍不注意, 就会任性哭闹, 乱发脾气, 甚至动手打人。这些病态行为常常会导致同伴孤立他, 不愿与其玩耍。
针对这种情况, 应注意多安排病儿与其他孩子沟通。玩耍中, 当孩子出现异常行为即发病时父母应当保持理智,不要过分地训斥孩子。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