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了解乳腺结节旋切微创术吗?
乳腺结节旋切微创活检术是什么?
乳腺结节旋切活检是通过微创的方法进行乳腺结节活检的一种方式,已经在临床使用20多年,主要通过旋切针将病灶进行切取活检,达到完整切除结节、同时不漏诊乳腺癌的目的。体表伤口很小,无疤痕,时间短,恢复快,达到与外科切除活检相近的效果,相比普通穿刺活检更不易漏诊,是多个国际指南推荐的常见的乳腺结节活检的一种方式。
哪些人群适合做旋切活检术?
对于彩超检查小于2cm的BI-RADS 3类乳腺结节,旋切活检可以作为外科手术切除外的一种选择,同时达到切除活检和微创治疗的目的。
对于BI-RADS 4类的乳腺结节,特别是小于1cm的4A类结节,普通的穿刺活检只能穿刺结节一个局部,存在低估或漏诊乳腺癌的风险,研究报道常规穿刺活检乳腺癌漏诊率为2-10%,对于这类结节国际指南强烈建议进行旋切活检,以早期诊断乳腺癌。
什么人群不适合做旋切活检术?
旋切活检术的禁忌症包括:有出血倾向、凝血功能障碍、有严重疾病合并症无法耐受手术,或哺乳期女性术后加压包扎困难等。
旋切活检术是怎么做的?
术前医生会进行详细评估,排除旋切活检术禁忌症。
手术阶段的第一步是进行局部麻醉,手术过程中患者意识清醒,但手术区域没有痛感,患者可以在术中和医生交流,缓解紧张情绪。随后,医生会在彩超引导下将旋切刀放在病灶下方进行反复旋切。检查组织标本后,医生会对伤口进行压迫,然后缠上加压绷带,降低术后出血风险。

图一 乳腺结节旋切活检术示意图(取自网络)
旋切活检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主要原因包括术后包扎加压时间不足、包扎移位、松脱,或者术后患侧上肢活动幅度较大,胸部碰撞,剧烈活动导致胸部活动明显等,都可能造成术后出血。其他并发症如皮肤和胸壁损伤、感染、气胸、乳房外观改变等发病率都相对较小。
旋切活检术后要注意什么?
为了减少术后出血,术后需要使用加压绷带2-4天,术后2-4天至医院拆除绷带,绷带加压包扎有压迫感属于正常现象,切勿自行拆除。其次,保持伤口干洁,术后伤口不可接触水,避免感染。若发现伤口肿痛,有明显分泌物应及时就医处理。术后1周避免上肢剧烈活动,洗澡时避免用力揉搓乳房。

图二 (A)左侧乳腺12点钟方向可见一实性结节,大小约11×4×11mm,椭圆形,平行生长,边缘完整,考虑良性病变(BI-RADS分类:3)。(B)展示了左侧乳腺12点钟方向BI-RADS 3类结节的术中旋切活检过程。(C)术后2个月复查超声,左乳12点钟方向未见明显肿物回声。
旋切活检术与传统开放式手术对比: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

传统开放式手术切口 旋切活检术切口
本文是周建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