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袁一飞 三甲
袁一飞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眼科

227. 眼眶肿瘤之肌肉内神经鞘瘤&肌肉增粗的鉴别诊断

501人已读

支配眼球运动的肌肉一共有六条,分别为上、下、内、外直肌以及上、下斜肌,分别由三对颅神经支配。



肌肉增粗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鉴别诊断包括:

眼眶炎性假瘤的肌肉炎型;

甲状腺相关眼病;

转移性肿瘤;

寄生虫;

淋巴瘤等,各有特征,之后陆续演示

并非椭圆形占位 ,而是肌肉增粗


多数情况下,病变的性质根据影像学可做出判断。针对肌肉这类软组织的病变,单纯做CT是远远不够的,在增强核磁共振下肌肉增粗的原因才有可能加以鉴别。超声检查对于有经验的医生也有一定价值。

冠状位核磁共振显示病变位于下直肌内


本例患者的特点是下直肌病变,位置较深,距离视神经近,手术操作空间非常有限。

蓝色箭头为视神经,黄色箭头为瘤体


最终病理诊断为神经鞘瘤,与术前影像学特征相符。完整摘出,视力未受影响,术后复视、运动障碍逐步完全恢复。


大多数的神经鞘瘤更常见于眼眶内上方以及下方,因为滑车神经,眶上、眶下神经位于此。本例肿瘤应该来自于肌肉内神经的鞘膜,非常少见。


手术需要兼顾肿瘤的切除和肌肉功能的保护,只有亲历过才知道难在何处,而这样的实践机会并不多。


受疫情影响,术后约一年才复诊

影像学表明肌肉仍有增粗表现,

到底是疤痕还是肿瘤有复发?



提醒患者按照要求随访复查以便判断。

袁一飞
袁一飞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