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涛 三甲
陈涛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消化内镜科

胃经常不舒服?这10个养胃诀窍请收好

546人已读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带给人们五彩斑斓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五花八门”的饮食习惯:重油重盐、就餐时间不规律、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熬夜……大部分的上班族都有肠胃问题:胃胀胃痛、便秘、腹泻等都是常见症状。慢性胃炎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目前我国基于内镜诊断的慢性胃炎患病率更接近90%

01 慢性胃炎是什么


慢性胃炎是指有多种病因引的慢性胃黏膜炎症病变。其患病率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中年以上更为常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

目前,胃镜及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和鉴别诊断慢性胃炎的主要手段

02 慢性胃炎的药物治疗方法


促胃动力药:莫沙比利、多潘立酮等。

胃黏膜保护剂和抗酸剂:硫糖铝、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

消化酶:复方消化酶片、胰酶片等。

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1种质子泵抑制剂(PPI)+2种抗生素+1种铋剂。

慢性胃炎的治疗是根据症状选择相应的药物,并非以上药物全部吃掉就可以有效。

03 如何“养胃”


有一句话说得好“胃部不适,三分治,七分养”,可见,胃病的恢复,不仅仅在于治疗,日常的养护也颇为重要。

那么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养胃呢?

今天我们整理了5个养胃提醒和5点养胃小技巧,从此让你不再受胃病困扰。

这些可不能做:

1.不过量摄入酒精

如果酒精饮品中的酒精浓度在 10%以上,1小时饮酒100ml以上,酒精就可对胃上皮直接产生毒性作用。

此外,酒精会损害胃动力,导致胃排空延迟,从而延长黏膜与酒精的接触时间,进一步加剧毒性损伤。

我们建议:小酌怡情,不要过度饮酒,并且尽量选择低度酒,能戒酒就再好不过了。

2.不随意服用胃黏膜刺激性药物

有些朋友常用布洛芬等止痛药缓解腰腿疼痛;受心脑血管困扰的朋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这类非甾体消炎药,对胃黏膜的伤害较大。

我们建议:不服用成分、副作用不明的保健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止痛药、抗炎药。

病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必要时联合使用胃黏膜保护性药物,并且应该规律地随访治疗。

3.少吃重盐及腌制食物

高盐食物不仅增加高血压风险,同时也会损伤胃黏膜。偶然的损伤可以快速修复,但如果长期高盐饮食,这种损伤就是持续性的。

我们建议:在饮食中尽量避免咸菜、烧烤、熏制以及其他高盐加工食品。

4.避免狼吞虎咽

高压快节奏的生活下,留给一顿工作餐的时间并不多,但是嘴里的食物没嚼烂就咽下,会加重胃的负担。

吃饭吃得太快,就会吞入过多气体,从而产生胃胀等不适;

烫伤口腔和食管黏膜,也为口腔癌和食管癌埋下隐患。

我们建议:在吃饭时,可以有意识地在心里默数几秒提醒自己多嚼几下再咽,刚烹饪后的食物要等待温度下降后再吃,慢慢培养较好的饮食习惯。

5.减少熬夜

良好的生活作息也是我们保持健康的关键,长期熬夜会使身体处于亚健康。不规律的作息与睡眠过少都会对消化道产生影响。

所以,要养成规律早睡的习惯,拥有好的睡眠,对胃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早睡也可以避免我们晚上吃夜宵,减轻肠胃负担。

养好胃你需要:

1.学会保持良好的心情

保持心情舒畅,学会减轻压力,只有心情好才能使身体处于心理健康的状态。长期的焦虑、抑郁,紧张不仅会影响饮食,还会出现腹痛、便秘、腹泻等症状使胃肠病加重。

2.增加蔬菜、水果及膳食纤维的摄入

常吃含有膳食纤维的蔬菜和食物,能促进肠道的蠕动,有效治疗便秘,提供肠道有益菌繁殖的营养基,保持肠道菌落健康平衡。

3.采用分餐制、公筷公勺

人体的唾液中可能含有幽门螺旋杆菌等致病微生物,集体、家庭就餐时采用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避免个人使用过的餐具污染公共食物,可以有效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减少交叉感染。5.规律就餐,合理饮食

规律的饮食能让胃部正常的运转,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就餐,每餐只吃八分饱,忌油腻,忌暴饮暴食,日常饮食应以温、暖、素、鲜为主,选择易消化、好吸收、营养丰富、对胃没有刺激的食物。

4.适当的养胃运动

适当运动有诸多好处。饭后胃需要消化和吸收食物,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

所以饭后不宜瘫坐或平躺,饭后半小时按揉腹部,可以促进胃部的消化和吸收,增强胃肠动力。


参考文献:

1. 房静远, 杜奕奇, 刘文忠,等.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J]. 胃肠病学, 2017

2.Franke A, Teyssen S, Singer MV. Alcohol-related 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 and stomach. Dig Dis 2005; 23:204.

3.Ferro A, Costa AR, Morais S, et al. Fruits and vegetables intake and gastric cancer risk: A pooled analysis within the Stomach cancer Pooling Project. Int J Cancer 2020; 147:3090.


陈涛
陈涛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消化内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