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肠镜检查之你问我答
文章摘要:胃肠镜检查越来越被大家重视,但大部分人有疑问也有顾虑,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到一些患者、亲朋好友对于相关问题的咨询,我们把问题整理出来,以question与answer的方式跟大家一起share,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正确的认识“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检查之你问我答
胃肠道是人体特别繁忙的器官之一,一直为了我们身体健康默默付出。心情郁闷的时候我们通过暴饮暴食来发泄,压力山大时靠烟酒咖啡来解忧愁,经常加班三餐不定时依靠外卖来解决……这些都对胃肠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它承担了这么多,我们又为它做过什么呢?
除了日常养护好胃肠,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定期维护给它做一下体检?这里就要提到“胃肠镜检查”---消化内镜的一部分。
胃肠镜检查越来越被大家重视,但大部分人有疑问也有顾虑,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到一些患者、亲朋好友对于相关问题的咨询,我们把问题整理出来,以question与answer的方式跟大家一起share,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正确的认识“胃肠镜检查”。
Q1什么是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是检查胃肠道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
胃镜检查需要将胃镜通过口腔食道放入胃内,可在显示屏下直接观察:下咽部、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和降段的病变部位,病变范围、病变大小等,了解患者是否有食管炎、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各种上消化道疾病。还可在直视下取材做病理活检,明确是否有恶性病变。

肠镜严格来讲叫结肠镜检查,检查的部位是大肠,包括直肠、结肠、盲肠,必要时按照病情需要可以在结肠镜检查时完成回肠末端的观查,了解患者是否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肠息肉、肠癌等各种肠道疾病;也可在肠镜下进行病理活检,明确是否有恶性病变。

Q2哪些人群需要做胃肠镜检查?
1.年龄≥40岁人群;
2.长期抽烟、喝酒、生活不规律人群;
3.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人群;
4.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5.粪便潜血实验阳性人群;
6.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肠息肉、炎症性肠病等疾病人群;
7.有过胆囊切除、患有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人群;
8.长期缺少运动,高脂肪饮食,高盐饮食人群;
9.排便习惯突然改变,有慢性腹泻、慢性便秘,不明原因血便及消瘦人群,建议定期做胃肠镜检查。

Q3没有症状也需要做胃肠镜检查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知道了体检的重要性。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非常高,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的数据,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发病率位于前6位,死亡率位于前5位,尤其是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经超过胃癌,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二位,仅次于肺癌。
而恶性肿瘤预后怎么样,关键在于发现的时期,早期的肿瘤积极治疗一般治疗效果都非常好。而且现在内镜技术非常发达,很多消化道的早癌都可以通过内镜下微创切除,来替代传统的外科手术,达到根治的目的,患者可以长期存活,甚至不影响寿命和生活质量。

Q4无痛有风险吗?哪些人不适合无痛?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舒适化医疗应运而生并广泛普及。无痛胃肠镜检查,就是在检查前,经静脉注射一种起效快、有效时间短、作用确切的麻醉药物,患者在数秒钟内入睡,检查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和痛苦,检查全程都会有麻醉医生在一旁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护,完成检查后立即就能苏醒,对患者来说就相当于睡了一觉。
当然啦,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无痛,因此,患者在进行无痛胃肠镜前需要进行麻醉评估,必要时前往麻醉门诊进一步了解身体状况,包括既往病史、手术史、用药史、过敏史等,才能得出准确的评估意见。如果伴有严重基础疾病等情况可以到医院的麻醉科门诊进行详细咨询。

检查前要做哪些准备?
1.胃镜检查:检查前一天晚餐进易消化食物,晚10时至检查前禁食、禁水。
2.肠镜检查:一定要遵医嘱在规定时限内服用泻药,完成肠道准备。
3.建议肠镜检查前两天少渣饮食(可食用面条、稀饭、馒头、面包等),不吃蔬菜、水果等(如辣椒、西红柿、西瓜、火龙果、猕猴桃等带渣、多籽和深色的食物)。
肠镜前1天晚餐吃无渣流食,晚餐后直至检查前均禁食(可以按医嘱服用泻药)。
4.便秘患者提前3天少渣饮食,避免进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可适当增加泻药服用量。

5.第一次口服泻药不一定会引起腹泻,可正常休息;排便的过程一般是粪块-粪水-清水这样的过程,至少排便4-6次,以能看到清水样便为标准,至少为淡黄色液体(不含粪渣)方为达到要求。
6.服用时适当走动,促进肠蠕动;务必使肠道清洁,否则当日需补充泻药,会导致肠镜检查时间延缓。
7.部分患者中途可能有心慌、出汗、头晕等低血糖表现,可临时含服糖块等处理。
8.需要麻醉者,检查前4-6小时绝对禁食,检查前2小时绝对禁水。受检者当日不得开车及高空作业,需有家属陪同就诊。
9.如平时有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波立维等抗凝药物病史,需要主动告知开单医生并咨询原开药科室医生是否可以停药,停药一周后才能进行内镜下的活检和治疗。
Q6基础疾病等常用药物在检查当日怎么服用?
1.高血压患者检查当日早晨服药遵循医生医嘱。
2.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检查当日一小口水正常服用优甲乐。
3.糖尿病患者检查当日停止服用降糖药物并携带适量巧克力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哮喘患者检查当日请随身携带常用气雾喷剂

陈涛医生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陈涛医生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并完成了普外科和内镜专科培训。2012-2014年国家公派留学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系统学习癌症研究,包括病理学、分子与细胞肿瘤学以及临床转化研究。
工作经历:陈涛医生,副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消化内镜科副主任。上海市青年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医苑新星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获得者,入选上海市卫健委卓越计划。兼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大数据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转化医学专业组委员,美中抗癌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等。
陈涛医生拥有10年以上的普外科和内镜临床工作经验。博士毕业后就职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从事内镜检查以及消化道疾病的内镜治疗,2019年加盟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擅长各类内镜诊疗技术和消化道早癌筛查技术,消化道息肉、癌前病变、早期癌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内镜微创切除(ESD、EFTR、STER等);食管动力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POEM等);各种梗阻性黄疸的ERCP、引流、支架置入等;消化道梗阻、狭窄的内镜下扩张和支架治疗等。除了专注于消化疾病的内镜诊治,陈涛医生还围绕“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开展了系列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Gut、Annals of Surgery、Molecular Cell和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多篇论著。共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5项上海市课题,获得多个科技奖项。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应邀发言和发表会议论文,受到同行关注和好评,获美中抗癌协会-亚洲癌症研究基金会(USCACA-AFCR)优秀学者奖、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青年学者奖等个人学术奖励。
专业擅长:
1.消化道息肉、癌前病变、早期癌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
2.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诊断及内镜微创切除(EFTR、STER等)。
3.食管动力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POEM等)。
4.胆结石、胰管结石等胆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各种梗阻性黄疸的ERCP、穿刺引流、支架置入等。
5.消化道梗阻、狭窄如消化道晚期肿瘤梗阻等的内镜下扩张和内支架治疗。
门诊时间:东方医院本部周一上午,南区周四下午
消化内镜科地址:
本部(即墨路150号)门诊二楼
021-38804518-33026
南院(云台路1800号)门诊三楼
021-38804518-23026
本文是陈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