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邵进 人已读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密度降低、骨小梁破坏和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对于肌肉减少症,欧洲老年肌肉减少症工作组(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 EWGSOP)的定义为是一种肌肉衰竭性疾病,通常表现为骨骼肌数量和质量减少、肌力减弱和活动能力下降。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老龄人群不断庞大,肌肉减少症和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逐渐增加;全身肌肉量减少、肌强度下降,骨骼肌的保护功能减退,机体平衡功能欠佳,造成老年患者的跌倒风险明显增加;骨量流失,骨微结构受损,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当肌肉减少症和骨质疏松症并存时,极大增加了老年患者跌倒后骨折的发生率。
一、综合性因素
1、年龄因素
年龄增长是发生肌少-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素。在机体衰老的过程中,体液成分的改变和组织分布的变化尤为明显,包括骨骼和肌肉在质量上的衰退。骨骼肌和骨骼从发育开始,质量逐渐增加,至25~30岁时骨量和骨骼肌质量达到高峰,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肌和骨骼的质量逐渐下降。增龄导致的骨量和骨骼肌含量的流失,是造成骨质疏松症和肌肉减少症重要的综合性因素。
2、遗传因素
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是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群,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被引导分化为骨骼和骨骼肌细胞。进一步深入研究与肌肉减少症和骨质疏松症相关的基因突变、遗传变异,可能为二者的协同防治提供靶点与思路。
3、运动负荷下降
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负荷对骨骼产生的机械应力可以影响骨骼的生长、几何形状和骨密度。运动与营养补充相结合能够有效防止骨骼肌和骨骼的退变,增加骨骼肌质量和骨量,对于预防和减轻肌肉减少症及骨质疏松症至关重要。
二、内分泌与旁分泌因素
1、性激素下降
增龄性的肌少-骨质疏松症与性激素减少有关。随着中老年人年龄增长,性腺功能逐渐减退,其分泌的性激素的水平也相应降低;低水平的血清性激素则是导致骨质流失、骨骼肌质量下降的重要危险因素。直接使用性激素治疗也许有效,但对其他组织器官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补充睾酮可能会增加患前列腺癌、脱发和高血压的风险。针对性激素信号通路上的靶点进行干预,可能成为新的治疗思路。
2、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IGF-1下降
GH和IGF-1是影响骨骼肌和骨骼生长、发育的重要内分泌因子。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GH分泌量和全身IGF-1水平逐渐下降。患骨质疏松症和肌肉减少症的中老年患者,体内血清IGF-1低于健康老人,在男性中尤为明显,同时也发现骨骼肌质量和血清IGF-1浓度呈正比。因此,通过监测血清IGF-1的浓度可能预测患骨质疏松症和肌肉减少症。
3、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属于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其受体遍布全身,尤其是存在于骨骼肌细胞和成骨细胞之中。维生素D与骨骼肌质量和骨量密切相关,其最重要的功能是调节血液中钙磷的平衡和参与肌肉合成。目前,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补剂已经被广泛运用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富含钙盐和维生素D的食物辅以适度抗阻锻炼,能够延缓骨骼肌萎缩,维持骨骼肌质量。
4、骨骼和骨骼肌旁分泌因素
骨骼与骨骼肌在解剖上具有毗邻关系,在开放性骨折治疗中,使用肌瓣和骨膜覆盖断端可以加速骨折愈合;相反,若大面积肌肉等软组织损伤的骨折容易发生骨不连。骨骼分泌多种骨源性因子,影响肌肉的形成、维持和修复。同样,骨骼肌也分泌多种肌源性因子调节骨代谢。
三、骨骼和骨骼肌的共同信号通路调节
骨骼和骨骼肌不但具有相互分泌的生化信号分子,而且还存在信号通路彼此交联调控,主要包括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1、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调节成骨细胞和肌细胞生长和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属于经典Wnt通路。
2、NF-κB 信号通路
NF-κB信号通路对于维持骨与肌肉的动态平衡至关重要。细菌感染、炎症因子、氧化、肿瘤相关因子和生长因子等均可刺激激活NF-κB。
综上所述,骨骼和骨骼肌受许多共同因素调节,遗传、年龄、内分泌水平、骨骼与骨骼肌之间旁分泌串扰和信号转导等因素,对维持骨骼和骨骼肌的质量具有多重影响,可能造成骨量和骨骼肌量的同步丢失。因此,肌肉减少症和骨质疏松症紧密相连,极易在老年人中伴随出现,增加了老年人跌倒、骨折和致残风险,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抗阻运动、钙剂和维生素D的补充是预防肌肉减少症和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措施。但是,目前临床上缺少肌肉减少症和骨质疏松症共同的特异性生化标志物,缺乏针对骨骼和骨骼肌共同作用靶点的有效药物,增加了肌肉减少症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的难度。目前针对肌生成抑制素抗体或抗RANKL抗体治疗肌肉减少症和骨质疏松症的策略,有望为肌肉减少症和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提供新选择。
本文是邵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