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拉光动力疗法对女性下生殖道疾病的治疗
随着女性下生殖道疾病发病年龄的年轻化,人们对在疾病治疗中保留正常的器官结构、保护生育能力等需求日益增加,亟需一种有效、微创、不良反应小的治疗方法。
5- 氨基酮戊酸艾拉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based photodynamic therapy, ALA-PDT)是一种药械结合的治疗方 法,通过光化学反应选择性破坏病变组织,而对正常组织 损伤轻微。ALA-PDT 具有创伤小、不良反应少、选择性好、 可重复、迅速恢复等特点。
近年来,ALA-PDT 在女性下生 殖道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SIL)、 尖锐湿疣及外阴硬化性苔藓(vulvar lichen sclerosus, VLS)等疾病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多,并取得明确的效果。
光动力疗法原理
光动力疗法基于三要素:光敏剂、光和氧。ALA-PDT所使用的光动力药物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 ALA)是一种亲水性小分子化合物,在血红素合成途径中作为前体物质,本身无光敏活性。当给予外源性ALA 后,其被增生活跃的细胞选择性吸收,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内源性光敏性物质原卟啉Ⅸ。由于增生活跃的细胞中胆色素原脱氨酶活性升高,原卟啉Ⅸ生成增多,亚铁螯合酶活性降低,原卟啉Ⅸ转化为血红素减少,导致其在病变细胞内大量蓄积。在特定波长的光照下原卟啉Ⅸ被激活,吸收光能并把能量传递给周围的氧分子,生成单态氧、氧自由基等活性氧物质,通过氧化损伤作用破坏靶组织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引起靶细胞的凋亡和坏死,达到治疗目的。红光(波长630~635 nm)可有效激发原卟啉Ⅸ,是目前ALA-PDT最常用的光源之一。
临床应用及推荐治疗方案
ALA-PDT可用于治疗宫颈、阴道和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外阴硬化性苔藓、尖锐湿疣等女性下生殖道疾病。患者的选择应符合相关疾病的治疗规范。
1.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目前的研究显示,ALA-PDT治疗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3~6个月的组织学缓解率为75%~85.7%,病变残留率约15%,6~12个月的复发率0%~8.9%。与CO2激光相比,ALA-PDT可能在降低复发方面更有优势。ALA-PDT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CIN 2,治疗后3~12个月的组织学缓解率达90%以上,其中完全缓解率为77.8%~91%,12~37个月的复发率3.7%~13.9%。此外,个案报道提示ALA-PDT对宫颈环形电切术/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或复发患者可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ALA-PDT具有对宫颈结构、功能、妊娠及分娩影响小的特点,是有生育要求或保留宫颈结构和功能愿望女性可选择的方法之一。
适应证:
① 组织学LSIL/CIN 1;
② 组织学HSIL/CIN 2,且至少满足阴道镜检查宫颈鳞柱交界完全可见和病变上缘可见。
禁忌证:
① 细胞学、组织学检查有不典型腺细胞(AGC)、原位腺癌(AIS),或怀疑有恶性病变者;
② 不能排除恶性病变可能者。
推荐方案:
① LSIL/CIN 1:推荐ALA-PDT治疗1~2个疗程(ALA-PDT治疗3次为1疗程);
② HSIL/CIN2:推荐ALA-PDT治疗2~3个疗程,或在手术、物理治疗后联合ALA-PDT治疗1~2个疗程。
2.阴道鳞状上皮内病变:
研究显示,采用ALA-PDT治疗阴道SIL/阴道上皮内瘤变(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aIN)的病灶完全缓解率约90%,且患者治疗后阴道未见瘢痕及挛缩。因阴道SIL经常呈多灶性分布,且多合并宫颈或外阴SIL。ALA-PDT可同时治疗多个病灶,创伤小、可重复性高,易于操作,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新方法。
适应证:
组织学VaIN 1~3,经病理学检查排除浸润癌。
推荐方案:
同ALA-PDT治疗宫颈SIL推荐方案。
3. 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
外阴SIL/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病变表现多样,累及部位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依赖于病变程度、范围、大小、单灶或多灶性、部位类型、年龄、性生活要求、患者意愿、随访条件和治疗技术等。研究表明,ALA-PDT治疗外阴SIL的组织学完全缓解率为52%~73%,疗效与激光、局部切除等传统治疗方式相似,但ALA-PDT可选择性作用于病变组织,达到多病灶靶向治疗的目的,同时保留外阴解剖结构并具良好的美容效果。
适应证:
组织学VIN1~3,经多点活检病理学检查排除浸润癌和分化型外阴上皮内瘤变(differentiated VIN, dVIN)。
推荐方案:
① LSIL(VIN 1),推荐ALA-PDT治疗1~2个疗程;
② HSIL(VIN 2、3),推荐ALA-PDT治疗2~3个疗程,或在手术、物理治疗后联合ALA-PDT治疗1~2个疗程;
③ 伴色素沉着或角化过度病变,可先行手术或物理治疗清除表面病灶,提高ALA的渗透性,再予ALA-PDT治疗1~2个疗程。
4. 外阴硬化性苔藓:
近年来研究表明ALA-PDT在VLS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一项系统分析显示,ALA-PDT治疗VLS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52%~87.5%,且对上皮下瘀斑、毛细血管扩张、糜烂和皲裂等,以及瘙痒、疼痛、性交困难等改善显著。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与丙酸氯倍他索相比,ALA-PDT治疗的临床完全缓解率更高,且在持续控制疾病、降低复发方面更有优势。
适应证:
组织学VLS,经检查排除浸润癌和dVIN,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良反应无法耐受或复发者。
推荐方案:
① 病变皮肤黏膜萎缩变薄、色素减退、无明显硬结或粗糙者,推荐直接ALA-PDT治疗1~3个疗程;
② 病变伴角化过度,建议先采用激光、微波等方式去除过度增生的表层皮损,提高ALA的渗透性,再予ALA-PDT治疗1~2个疗程。
5.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 CA):
是目前我国批准的ALA-PDT治疗适应证,其推荐等级A级,循证医学证据Ⅰ级,可作为腔道内(如宫颈、阴道、尿道)尖锐湿疣的一线治疗方法。ALA-PDT治疗的优势在于敷药及照光面积大,可达到“面清除”效果,同时,可清除亚临床病灶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潜伏感染的细胞。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疣体清除率为90.2%~97.8%,复发率仅4.9%~6.8%。其治疗创伤小,治疗后无瘢痕形成,可治疗传统方法不易达到的腔道深部病灶,避免腔道穿孔和狭窄等不良事件。
推荐方案:
① 宫颈、阴道尖锐湿疣:推荐ALA-PDT治疗1~2个疗程;
② 外阴尖锐湿疣:地毯状分布或多发小疣体可直接予ALA-PDT治疗;直径>0.5cm或角化增厚型的疣体,推荐先给予预处理,再予ALA-PDT治疗1~2个疗程;
③ 复发和顽固性病例,治疗一般2~3个疗程;
④ 建议在治疗后的最初3个月,至少每2周随诊1次。3个月后,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随访间隔,直至末次治疗后6~9个月。
禁忌证
以下情况禁用ALA-PDT:
① 对红光等激发光源过敏;
② 卟啉症患者或已知对卟啉过敏;
③ 已知对局部ALA、凝胶或溶液中任何一种成分过敏;
④ 浸润癌;
⑤ 妊娠期、哺乳期女性。高敏体质者慎用。
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1. 治疗流程
① 仔细询问病史,核对诊断,排除禁忌证。
② 签署知情同意书。
③定位病灶,确定治疗范围。
④ 药物配置:ALA给药时需考虑药物浓度(质量分数)和用量。女性下生殖道疾病常用ALA药物浓度为20%。用量应根据实际敷药面积确定。配置后的ALA药液稳定性差,建议现配现用。
⑤ 敷药:将无菌脱脂棉球或无菌纱布浸透药液外敷,以覆盖病灶表面及其周边0.5~1.0cm范围为宜,封包(3.5±0.5)h。
⑥ 照光:采用红光(波长630~635nm)照射,推荐能量密度60~150 J/cm?,功率密度 40~120 mW/cm?。
⑦ 根据疾病种类、严重程度和治疗情况确定疗程数。
⑧ 推荐治疗间隔为7~14d。如遇月经,待月经彻底结束后1~2d再行治疗。
⑨ 随访:治疗结束后,建议参照相关疾病的指南共识进行后续的随访和疗效评估。
2. 注意事项
① ALA-PDT治疗前应充分沟通,详细告知治疗流程、费用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② 治疗后建议患者保持治疗部位清洁干燥。
③ 治疗及随访期间,如有特殊不适,及时就诊。
④ 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⑤ 若按疗程治疗后,病灶面积消退<50%,或病变等级无下降,建议联合或换用其他治疗方法。
不良反应及处理
1. 常见局部不良反应
① ALA-PDT治疗中及治疗后,局部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治疗反应,常见为红斑、水肿、瘙痒、烧灼感、疼痛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1~3d可自行缓解。外阴治疗局部红斑、水肿、瘙痒、烧灼感较为明显时,可予局部冰袋冷敷降温;瘙痒严重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等对症治疗。
② 疼痛:是外阴ALA-PDT治疗时的主要不良反应,通常在治疗开始后几分钟内达到顶峰,照光结束后消失或减轻。常用的缓解措施包括局部冷风、冷喷、两步照光法等。若上述处理措施仍无法缓解,可考虑下次照光前45min口服曲马多等止痛药、外用局部麻醉药物等。建议在照光开始前5min密切观察外阴情况,如患者剧烈疼痛、或外阴水肿明显,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必要时终止治疗。
③ 阴道分泌物增多:治疗后1~3d,可能出现分泌物增多现象,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如遇症状加重或伴有严重瘙痒等症状,及时就诊。
2. 少见不良反应:
ALA-PDT治疗后局部偶有水疱、糜烂、溃疡、色素改变等不良反应。对于水疱、糜烂、溃疡应加强创面保护,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避免继发感染,必要时给予抗生素乳膏等对症治疗。大部分色素改变可逐渐恢复。少数患者出现小腹坠胀,1~2d后可恢复正常。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