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来聊聊子宫肌瘤
说起子宫肌瘤,大家都不陌生,体检报告里经常出现,它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在我们医院的住院患者中该病种进入了前三名,而微创手术中占了首位。经常是门诊患者拿着体检报告,内心焦虑地来咨询,是否手术,而对手术相关问题又充满恐惧。所以今天想结合我们平时临床工作经验针对大家常纠结的一下问题再聊聊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
1.子宫肌瘤是什么?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我院妇科常见病之一。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估计育龄期妇女的患病率可达25%。
2.得了子宫肌瘤要命吗?
回答这个问题前要了解一下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子宫肌瘤可以没有症状。
(有症状者与肌瘤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变性密切)
相关主要表现为:
(1)月经改变:最常见。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淋漓出血及月经周期缩短,可导致继发性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
(2)腹部包块:体积较大时可自行扪及。
(3)白带多
(4)压迫症状:压迫膀胱导致尿频尿急,压迫直肠导致便秘,压迫输尿管肾盂积水等。(5)不孕:子宫肌瘤影响宫腔形态、阻塞输卵管开口或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变形等。
(6)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可出现急腹痛,肌瘤红色变性可出现腹痛伴发热,肌瘤肉瘤变表现为短期内子宫肌瘤迅速增大。
3. 什么人容易得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的高危因素:年龄>40岁、初潮年龄小、未生育、晚育、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激素补充治疗、黑色人种及子宫肌瘤家族史。
4. 体检时超声医师经常说“看不清”,为什么不给做CT?
(1)超声检查优点:诊断子宫肌瘤最常用的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缺点:但对于多发性小肌瘤(直径0.5cm以下)的准确定位和计数还存在一定误差。
(2).MRI检查优点:能发现直径0.3cm的肌瘤,对于肌瘤的大小、数量及位置能准确辨别,是超声之后的补充检查手段;缺点:费用高,如果有宫内节育器会影响对黏膜下肌瘤的诊断。
(3)CT检查对软组织分辨能力相对较差,对肌瘤的大小、数目及部位特异性差,一般不用于子宫肌瘤常规检查,但能显示有无肿大的淋巴结及肿瘤转移。
5. 长了子宫肌瘤,必须要手术吗?
要看有没有手术适应症
(1)子宫肌瘤合并月经过多或异常出血甚至导致贫血;或压迫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出现相关症状,经药物治疗无效;
(2)子宫肌瘤合并不孕;
(3)子宫肌瘤患者准备妊娠时若肌瘤直径≥4cm建议剔除;
(4)绝经后未行激素补充治疗但肌瘤仍生长。
6. 子宫肌瘤必需切子宫吗?
子宫全切术: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怀疑有恶变的。没有生育要求,生长活跃的肌瘤。围绝经期或绝经后生长快速的肌瘤。
子宫次全切除术:无生育要求,除外宫颈病变,年轻,保留盆底解剖结构的多发肌瘤患者。
子宫肌瘤剔除术:保留生育功能。
7.为什么手术不能都选微创?
目前我们医院子宫肌瘤的手术途径有四种
传统的经典的开腹手术:子宫切除及肌瘤剔除,针对肌瘤大,数目多,可疑恶性。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手术:子宫切除及子宫肌瘤剔除术(2—9型)。
宫腔镜手术:子宫肌瘤0—2型
阴式手术:宫颈肌瘤、部分单发近穹窿的肌瘤切除术,体积偏小的肌瘤伴有脱垂的子宫切除术。
日常工作中,对于每位患者,都要通过专科的详细检查,并了解她的治疗愿望、家庭社会实际情况,充分沟通后,给予适合她的治疗方案,这是我们医疗的目的,也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8. 孕期发现子宫肌瘤怎么办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估计发生率为0.1%-3.9%。
子宫肌瘤增加了难产率、剖宫产率和早产率。
绝大多数孕妇无需特殊处理,但需要定期监测肌瘤大小、与胎盘的关系及母儿状况。
什么情况考虑做手术
(1)肌瘤短期增长迅速,高度怀疑恶变者;
(2)肌瘤红色变性,经保守治疗无效;
(3)浆膜下子宫肌瘤发生蒂扭转、继发感染等,经保守治疗无效;
(4)肌瘤压迫临近器官,出现严重症状。
手术宜在孕24周前进行,并根据孕妇及胎儿情况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总之呢,聊聊子宫肌瘤,大家多了解并认识了它,一旦发生子宫肌瘤,学会如何就医,并怎样与它做朋友,避免影响广大女性朋友的幸福生活!

本文是李立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