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唐伟伟
唐伟伟 副主任医师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疼痛康复科

神经调控治疗顽固性神经痛

299人已读

疼痛科从2007年国家卫生部正式文件批准成立发展至今,已逐渐被疼痛患者熟知。但是广大群众大部分还是不知道或不清楚疼痛科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哪些情况下需要挂疼痛科?其实,疼痛科主要解决“慢性疼痛”问题,慢性疼痛主要指病程大于3月以上的疼痛。很多时候,疼痛病程经久不消,慢性疼痛问题已可能是困扰患者的主要问题,同时可继发引起患者焦虑、甚至抑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缩短患者的生存期(尤其是癌痛)。因此,慢性疼痛持续的患者可以挂疼痛专科就诊,利用专科技术缓解、消除疼痛或探寻疼痛病因、病位后,再转入相应科室进一步处理。

在慢性疼痛中,最影响患者的一类疼痛是顽固性神经痛。这是一类由各种原因引起神经受损后出现的以剧烈的、持久的、难治的疼痛。这类疼痛常见的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复发性坐骨神经痛、顽固性癌痛、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中枢性疼痛等。这些顽固性神经痛,通常是患者有神经损伤后,疼痛超过1月未及时处理,逐渐发展而来。在临床中发病率高、对患者危害大,很多患者多方治疗无果,疼痛无法忍受,严重干扰日常生活及睡眠。而且其他相关科室,对患者的病情认识不足或没有处理干预治疗的技术手段,导致很多患者最终寻求到疼痛专科解决这类顽固性神经痛。

疼痛科的主要技术中,神经调控技术是其解决各类疼痛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广义的神经调控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方法对神经传导及电生理活动进行干预调节,从而改善神经功能状态,减弱或消除疼痛。包括中医针灸电针技术、神经阻滞技术、脉冲射频技术、化学神经损毁技术、射频热凝损毁技术、中枢或外周神经电刺激技术、冷冻神经损毁技术等。狭义的神经调控技术是指,利用植入性或非植入性技术,采用电刺激或药物手段改变中枢神经、外周神经或自主神经系统活性从而来改善患病人群的症状,提高生命质量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目前在国内疼痛科常用的神经调控技术,主要包括脉冲射频技术和电刺激技术,主要理念是保护正常神经、修复受损神经、纠正神经异常状态、维持神经正常功能,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

脉冲射频技术是利用短时、间断性(频率300-500kHz)的射频电流作用到靶点神经,从而调节改善神经的传导和调节神经节内相关神经物质水平达到缓解或消除疼痛的一种方法。脉冲射频技术主要是调节外周神经,其具有简便快捷(可不住院,门诊完成)、安全有效(影像引导下安全精确)、价格低廉(价格便宜可多次治疗)的优点,已逐渐成为疼痛科治疗各类神经痛的主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对于一些顽固性神经痛,利用脉冲射频进行精准神经调控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临床疗效,已逐渐成为治疗顽固性神经痛的重要方法。

电刺激技术是利用临床植入(短期或永久)的方式进行的一类脉冲电刺激,作用在中枢神经的有脑部电刺激和脊髓电刺激,作用在外周神经的叫外周神经电刺激。电刺激技术目前在疼痛科应用较多的是脊髓电刺激技术。该技术也是目前治疗顽固性神经痛的最主要治疗方法,疼痛科主要应用穿刺电极将其植入到病变对应的神经节段脊髓的硬膜外腔,然后将脉冲电流直接作用到神经传导的神经节段,通过“闸门控制”学说调节神经上下传导和控制功能,起到缓解或消除疼痛。该技术根据患者实际疼痛情况选择植入时间,一般先采用短期植入1-2周,然后取出电极,观察患者是否疼痛已明显改善且稳定,患者体内不用留植电极;如果患者短期植入后,镇痛效果很好,但取出电极后疼痛又加重,则可与患者沟通同意后植入永久的镇痛电极,这种电极临床上也称为“镇痛起搏器”,尤其针对顽固性神经痛患者,已逐渐得到医患的广泛认同。

综上所述,顽固性神经痛在临床上是非常难治的,大部分情况均是控制疼痛(降低疼痛程度、减少发作频率、减缓发作时间等)为主。因此,请大家记住并相互转告,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防止意外损伤发生,出现超过1月的疼痛,尽快到疼痛专科就诊,以防出现顽固性神经痛,到时治疗难度和治疗成本均无限增大。如果已发生了顽固性神经痛,请尽快到疼痛专科,寻求是否进行神经调控技术治疗顽固性神经痛。

唐伟伟
唐伟伟 副主任医师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疼痛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