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普通的门诊日,两位让我深受感动的患者
2022年8月3日是一个平常的工作日,预约了15位左右的门诊,还有9台甲状腺手术。20多位患者中,有两位患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医生,经常能遇到流泪的患者或家属,但这两位患者还是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动。
故事一
王阿姨是一位来自金华浦江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5岁左右,衣着朴素。当地社区体检发现了一枚4A类的甲状腺结节,这是近两周第二次来杭就医了。前一周来杭,在另一家医院的一位主任处就诊,预约了手术切除,这次来杭是带着行李准备去那家医院住院手术的。后因朋友介绍,来了我的门诊,想听听我的意见。
我在诊间用超声机再次细致扫查了王阿姨的甲状腺,发现右侧甲状腺有一0.4cm左右的结节,形态稍有不规则,可以判定为4A类,然而淋巴结也无转移征象,结节也不贴近气管、神经。综合判断,我认为,这样的甲状腺结节可以随访,不必要立即手术。
于是我将王阿姨的丈夫也叫进了诊间,他瘦小黝黑,像是体力劳动者,眼神里是一丝哀怨,可能担心着我又要让他妻子进一步检查,又需要一笔不小的花费了。
我对着放大的B超图像告诉夫妻二人:“王阿姨,你的结节很小,离重要结构也很远,现在看来可以考虑随访,不要开刀。”“现在还不需要开刀”我再次重复了一遍。王阿姨和丈夫突然瞪大了眼睛,于是我又重复了一遍。听到我说了三遍不用开刀,她才开始问道:“那周医生你能不能配一点药给我吃?”“没有药,只要半年复查就可以了。”在遭到了我的“无情”拒绝后,夫妻俩终于将信将疑地离开了诊间。医生助理随后和他们交流了约10分钟,期间他们结识了几位也一样在随访的患者,他们终于释怀了。
临走前,王阿姨侧身挤进了诊间,她拎着两个纸箱,走到我面前说:“周医生,这是我们浦江的葡萄,早上刚摘的,原本是带给明天开刀的医生的,你说不用开刀了,葡萄就送给你了。”我连忙起身去接(一般患者送我水果我还是会收下的),说:“谢谢谢谢,浦江的葡萄很甜,我和同事一起吃!”我补充说道:“能不做手术应该是好事,还能省下不少钱。”王阿姨接道:“是的,我们都是打工的,原本的手术费差不多要3个月工资...”在我靠近她去接葡萄的那一刻,我看到王阿姨的眼眶湿润了。
午餐时,大家都说今天的葡萄特别甜,但是却不知道葡萄背后的故事。
故事二
小琴是一位40岁左右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杭州当地人,发现右侧甲状腺4A类结节不到半年,大小0.6cm左右,2周前做了细针穿刺明确是甲状腺乳头状癌。通过朋友介绍,来找我做甲状腺消融手术。8月3日上午8点多空腹办理了入院手术,由于手术排在第6台,一直等到下午2点左右才轮到。
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因为是微小癌,位置也很好,所以也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在消融手术结束的那一刻,我掀开盖在小琴面部的铺巾,她长长舒了一口气,并关切地问道:“周医生,你吃中饭了吗?”听到她讲话的声音一点没有改变,我很高兴,说明喉返神经无任何损伤。我说:“你是我中饭后的第一台。”她说:“真辛苦啊,两点钟才吃中饭,一直做手术。”我接道:“辛苦一点没关系,只要你们今天所有人讲话声音没问题、神经没损伤,我就高兴了。”
这时候,小琴还没起身,护士还在整理她身边的设备,我发现她突然开始泪涌了,我连忙拿起纱布递给她,问道:“怎么啦?伤口很痛?”小琴说:“忽然感觉心里好温暖,伤口一点也不痛。”我心头也一暖。
有一种说法。世界上有三种人最幸福,一种是历经千辛万苦成功切除肿瘤的外科医生,一种是叼着烟斗欣赏自己刚刚完成的作品的画家,一种是正在给婴儿洗澡的母亲。
我想作为一名肿瘤外科医生,我是幸福的。我要感谢那些带给我感动的患友,无论随访的或手术的,有的甚至只有一面之缘,却一生不会忘却。她(他)们还持续激励着我用心服务未来的每一位患者,把病人当人,一个虽有小恙却依然大写的人。
本文是周功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