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情咨询时,检查资料如何清晰的传给医生?
病情咨询时,检查资料如何清晰的传给医生?
张启栋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 骨科-关节外科

随着互联网发展,很多网上咨询越来越多。检查资料清晰的传给医生,医生才能准确获得您的病情信息,给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意见。
一、为什么要把片子图像传给医生?
骨科检查比较多,尤其是拍片,咨询医生病情时需要上传这些资料。因为,X线、CT、MRI是许多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但是,建议大家咨询的时候,要上传影像图像,而不是单纯的影像报告,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更重视影像图像,因为图像相对报告能提供更多的细节,能更真实反映病变的状态。
譬如,膝关节X线或MRI检查,很多报告都是写“退行性变”,或者“半月板损伤”,但是程度不同,治疗方案不同,膝关节疾病是阶梯治疗的。早期可以保守,晚期需要手术。单纯“退行性变”描述,无法确定病变程度,也就无法给出具体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案。另外,报告中可能会遗漏重要病变信息,如肿瘤、炎症或者其它病变,所以,临床影像报告仅供临床医生参考,并不能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因此,基于上述,若是咨询医生,首先需要上传清晰的影像资料才对您的病情分析、诊断、建议有帮助。

这种图片,背景干扰太多,看不清细节
二、什么样的检查资料传给医生才算合格?
1、图像清晰,文字清楚。
无论X线、CT、MRI的片子,都要求拍出来清晰,能看到图像细节。医生看病,就是在一堆的图像中寻找“蛛丝马迹”的细节改变,然后分析判断,给出正确诊断。即使图像上的年龄、时间、性别等等,都是某些疾病诊断的重要考虑点。

图像清晰,文字清楚
2、拍摄角度要恰当。
拍摄角度不当会导致图像失真,影响观察判断和评估。
因此,要求图像无歪斜,背景无干扰。
3、高清晰度上传。
图像像素越高,细节看的越清楚,诊断也就能越准确。
现在手机拍照非常方便,只要拍摄条件合理,清晰度完全可以满足医生看病需要。
拍照时,请在手机相机或数码相机上先预览一下,质量好的标准是能够清晰地看见英文字母。如果显示模糊,说明拍照时手抖动了或没有正确对焦,请删除重拍。
拍摄好后传送时,应选择“原图”按钮,这样可以保证最佳的图像质量。
三、有电子影像二维码的,请将二维码拍照上传
注意将进入影像库所需的密码,如病人姓名、手机尾号、身份证尾号等,一起发给医生。
四、无电子影像资料(二维码)的,有片子的请这样拍摄
1、准备工具:手机/相机、发光背景(电脑白屏或看片灯)等
2、所有影像片子拍照时,请仔细看清上面文字,文字方向通常就是片子的正确方向,请放正再拍照!
3、在医院看片灯上拍摄:
将片子放在看片灯,摆放平整,无杂物干扰,无反光,关掉闪光灯,拍摄时选用自动对焦,聚焦拍摄。

医院看片灯上拍摄
4、在家电脑屏幕法拍摄:
在家无看片灯,可以借助电脑,将电脑新建PPT空白页一个,设为全屏模式,关闭室内灯光,关闭闪光灯,将影像图片固定于电脑白屏上,拍摄时选用自动对焦,聚焦拍摄。

在家电脑屏幕法拍摄,先新建空白PPT

然后,设为全屏模式
五、注意事项
1、CT和MR片图像较小,要分段拍。拍照时,可先整体拍一个全图,然后再把所有的小图分成几部分拍摄,对重点部位可单独拍摄,拍照完后,查看照片一般是几M,而不是几K。
2、如果有就诊病历,出院小结及手术记录等,也一并上传.
3、影像图片及影像报告不等于诊断结果,骨科很多疾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才能准确分析疼痛来源。一般,骨科医生通常先问症状,然后触诊查体,结合图像资料,才能给出更严谨准确的建议。

CT和MR片图像太小,细节看不清

CT和MR片图像,分几个部分拍
本文是张启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