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地患者来上海仁济医院就医,如何实现异地医保报销?
跨省异地就医,如何使用医保报销,一直是很多来上海仁济医院治疗的患者的苦恼;

现在,异地就医可以跨省使用医保报销了,异地就医怎么备案?怎么结算?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哪些人可以异地就医
1、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退休后在异地定居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人员
2、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异地居住生活且符合上海市规定的人员
3、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且符合上海市规定的人员
4、异地转诊人员:当地医院无法治疗或未治愈,需要异地就医,且当地医院开具了转诊证明的患者。
二、怎么办理?
1、先备案:
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前,可通过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微信搜索“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或上海市经办机构窗口等线上线下途径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以“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为例,备案流程如下:
* 第一步:
打开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依次点击首页【异地备案】-【异地就医备案申请】按钮,进入异地就医备案页面。


* 第二步:选择备案信息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参保地”、“就医地”、“参保险种”、“备案类型”后,点击【开始备案】按钮。

* 第三步:提交备案告知书
仔细阅读备案告知书,选中【本人已仔细阅读备案告知书】后,点击【我已阅读,开始备案】按钮。

* 第四步:填写备案材料
填写备案信息、联系人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确认无误后,点击【提交备案】按钮。

* 第五步:查看备案结果
备案信息提交后,可以看到备案人的基本信息。点击【查看备案记录】按钮,可查询异地就医备案状态。

参保人员申请异地就医备案时,可直接备案到就医地市或直辖市等,并在备案地开通的所有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享受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门诊就医时按照参保地异地就医管理规定选择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注:异地急诊抢救人员视同已备案】
备案有效期: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办理登记备案后,备案长期有效;
-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有效期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有效期内可在就医地多次就诊并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补办备案:
- 参保地经办机构要切实做好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政策宣传解读,简化办理流程,缩短办理时限,支持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补办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 参保人员跨省出院结算前补办异地就医备案的,就医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应为参保人员办理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 跨省异地就医参保人员出院自费结算后按规定补办备案手续的,可以按参保地规定申请医保手工报销。
2、选定点:
参保人在“异地就医”页面,可查询全国范围内已开通跨省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已开通跨省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

推荐服务:关注上海本地宝,后台聊天对话框回复【医保】即可查看上海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查询入口及名录。
3、持证就医
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时,应在就医地的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主动表明参保身份,出示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等有效凭证。
三、异地就医报销结算
1、统一结算政策: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按照“就医地目录,参保地待遇,就医地管理”三原则执行。
- 就医地目录
参保人员跨省就医时原则上执行就医地的支付范围,包括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标准。
- 参保地待遇
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原则上执行参保地的支付政策,这些支付政策包括医保基金的起付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等。
- 就医地管理
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时,就医地经办机构要为异地就医人员提供和本地参保人员相同的服务和管理,包括咨询服务、医疗信息的记录、医疗行为的监控、医疗费用的审核等等。
2、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
-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可以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医保待遇。
-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备案地就医结算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执行参保地规定的本地就医时的标准
- 备案有效期内确需回参保地就医的,可以在参保地享受医保结算服务,原则上不低于参保地跨省转诊转院待遇水平。
- 参保人员以个人承诺方式办理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手续的,应履行承诺事项,可在补齐相关备案材料后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医保待遇。
-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符合转外就医规定的,执行参保地跨省转诊转院待遇政策。
3、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可低于参保地相同级别医疗机构报销水平,原则上,异地转诊人员和异地急诊抢救人员支付比例的降幅不超过10个百分点,非急诊且未转诊的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支付比例的降幅不超过20个百分点。
本文是岳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