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孙胜 三甲
孙胜 副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 骨科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股骨骨折的病因及处理原则

443人已读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股骨骨折的病因包括:

①骨皮质缺陷,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包括原有内固定物和骨水泥的取出、假体松动、髓腔开口定位及扩髓技术不正确。手术所致的皮质缺损与术后1年内假体周围骨质高度相关。

②关节翻修术,关节翻修术特有的危险因素包括清除骨水泥时骨皮质穿孔、开窗去除骨水泥、在尝试脱位原人工关节时由于表面瘢痕组织粘连而骨折以及感染等。以前手术的损伤造成血液供应中断或者骨质疏松症也可能使股骨近端骨质易于骨折。以前的关节成形术、截骨术和骨折等均可改变股骨近端的几何形状,从而增加骨折的风险。

③置入物失配,尺寸过大的股骨髓腔锉和关节假体可引起股骨环状应力增加,从而导致骨折。

④假体松动,1/4~1/3的假体周围骨折都与股骨假体松动有关。

⑤骨质疏松症。

与髋关节置换术相关的假体周围骨折分类有数种。随着时间推进,Vancouver分类是现代分类的典范,充分考虑了影响治疗的因素。不仅考虑骨折的部位,也包括骨量储备和股骨内置物稳定的状态。Vancouver分类根据骨折部位,将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分为3个基本类型。A型骨折为大转子(AG)和小转子骨折(AL)。B型骨折位于假体柄周围或刚好在其水平以下,根据股骨内置物稳定的状态和骨量储备又分为3个亚型。B1型骨折假体稳定,而B2型骨折假体柄松动。B3型骨折假体周围骨量丢失。C型骨折发生于股骨内置物水平以下。

图片13.png


4种基本治疗方法用于处理假体周围股骨骨折:非手术治疗、钢丝或钢缆、钢板和利用加长柄进行髋关节翻修术。治疗的3个目的是治愈骨折、患者早期活动以及提供稳定结构,使内置物获得最长使用寿命。像创伤后股骨干骨折的处理一样,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近30年来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近几年,医生逐渐倾向于积极的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因为患者早期活动是处理任何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主要目标,所以牵引或石膏很少采用。支具可以应用于AL型骨折或很少见的无移位稳定性骨折或近端移位很小的B1型骨折,需要严密随访,确保不会发生骨折晚期移位。对大多数患者而言,牵引不会维持对线,而且会引起一系列已知的内科和外科问题。基本上,牵引和支具疗只适用于全身情况不宜手术的患者,然而,对于这些患者而言,非手术治疗的预后亦不好。

(2)手术治疗

A型骨折:移位的大转子骨折通常需要固定,否则会减弱髋部外展力量,可能对患者活动能力产生不良影响。应该采取钢缆系统或钩板系统固定。

B型骨折:股骨假体骨水泥无松动的稳定性B1型骨折最好采取钢板固定,联合应用螺钉和钢缆。B2和B3型骨折采取加长柄股骨内置物治疗,存在骨质丢失的B3型骨折需要进行骨移植手术。

C型骨折:C型骨折应该根据骨折部位和形态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钢板或逆行髁上髓内钉治疗。



孙胜
孙胜 副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