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关节手术后的康复——各个时期进行力量训练指南(前交叉韧带、半月板、关节置换) | 嘉兴运动康复
嘉兴二院康复吴华医生
康复锻炼有风险,请患者朋友谨慎选择训练方法。
如有不适,请门诊随诊。
运动康复治疗专科
门诊时间:
星期二上午;星期二上午;星期二上午(是本人,好大夫上可申请加号或问诊)

前交叉韧带术后不仅仅是关节角度问题,肌肉力量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后期功能恢复。
患者会明显感到受伤侧下肢的肌肉无力,这被称为关节源性肌肉抑制,一周以上的抑制就会产生明显的肌肉萎缩。失去肌肉保护,会加重关节的不稳定,进一步增加关节损伤的风险。
术后各阶段的训练方法
0-4周
等长收缩
01
在术后早期0-4周,就需开始激活受伤处肌肉,令神经重新支配。等长收缩在这一期可以很好的改善肌肉抑制的情况。等长收缩是指肌肉在收缩时,肌肉的长度不变,不产生关节的运动,只是肌肉内部张力增加。(如图)

抗重力训练
02
当肌肉能完成不错的等长收缩时,便可增加负荷,抗自身重力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如下图)。



抗阻训练
03
当自重直腿抬高训练无伸膝滞后(如下图)表现,便可增加负重,进入到抗外部重力的直腿抬高环节。此时可以选择弹力带或者沙袋作为抗阻训练的负荷工具。

注意:此图为伸膝滞后现象,直腿抬高训练要将腿伸直
4-12周
进入术后第二期4-16周,可加入更为功能性的力量训练。此期力量训练需首先获得正确的下肢力线排列,确保没有膝关节内翻与内旋。
功能性力量训练
01
低高度的上下台阶训练可以是这一期的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第一步。患者也可以从靠墙静蹲训练、深蹲训练(GIF)、箭步蹲训练(GIF)中获得更具功能性的力量训练。(如图)
上下台阶训练:

靠墙静蹲:

深蹲:

腘绳肌力量训练
02
在这一期,腘绳肌开始从取腱的损伤中慢慢恢复回来,因此也同时需要关注腘绳肌的力量训练。可以选择双腿臀桥、单腿臀桥以及与各种负重的结合训练。
双腿臀桥:

单腿臀桥:

小腿后侧力量训练
03
最后可以加上小腿后侧的肌力训练,可以选择双腿提踵、单腿提踵加以训练。
双腿提踵:

16-24周
进入第三期 16-24周,当患侧腿获得不低于85%的对称腿力量时,可向爆发力的方向进行力量训练。关注跳跃运动和爆发式训练(plyometictraining)。
此期应注意跳跃中患侧下肢在受干扰时的稳定性。可推荐单腿跳跃训练爆发式预备训练Pre-plyometric training。

跳跃训练:

爆发式预备训练:
(1)首先可尝试双脚快速落地:

力量训练的原则
力量训练的原则是重量、训练的组数、休息的时长、单次训练的次数的选择。每个动作20次,3组,一天训练三回。结合自身情况,听从康复师的专业指导,避免过度或者剧烈运动,造成不必要的疼痛、肿胀,甚至再次损伤韧带。

针对不同类型的肌肉,有不同的训练参数,肌肉按不同类型可分为耐力型肌肉、力量型肌肉和爆发力型肌肉。详细参数请见下表。推荐从耐力训练开始进行力量训练。

同时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力量训练指南中推荐。每次训练间隔需有4小时休息时间。要有强的足够的训练量,每组最后一次动作需感受到疲劳。

本文是吴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