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创食管癌手术是不是个小手术?
在当下,外科手术微创化是一个普遍且重要的趋势,目的就是最大程度上减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躯体创伤。
许多以往需要经大切口才能完成的手术,在新技术和新器械的加持下,不断改进和完善,切口变得越来越小,这就是“微创”概念的由来。
食管癌手术也不例外,传统开放手术中,患者的切口很长,比如经颈、胸、腹部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各个部位切口长度的总和可能会达到60-70厘米作用,超过半米,患者的创伤是比较大的。
而现在临床上越来越主流的微创三切口术式,已经将在开放手术中最长的胸部和腹部切口,替换成数个小孔型切口+一个6-8厘米切口。

这在减少患者创伤和疼痛方面带来
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微创手术切口小,就意味着手术小吗?
当然不是。对于一台食管癌手术来说,患者的创伤其实主要来自于躯体内部,包括食管、胃、肺、淋巴循环、血液循环系统等受到手术操作影响的脏器和组织。
这些脏器和组织是手术必须动到或干扰的部分,也就是说它们的创伤是不可避免的,差别在于程度不同而已。
对于人体来说,这些脏器和组织的重要性高于外周皮肤、肌肉等切口造成损伤的部分。患者术后恢复的顺利与否很多时候也与它们的修复紧密相关。
通常情况下,食管癌手术的主要过程包括切除大部分食管和胃,清除食管附近、纵隔特定区域、胃附近区域的淋巴结,然后将剩余食管和裁剪成型的胃或肠进行再次连接。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破坏”+“重建”的过程。
这样一个过程带来的创伤是比较大的,不仅患者的消化系统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呼吸、循环这两个对人体来说至关重要的系统也会受到较大的干扰。
而微创食管手术与开放手术的差异其实主要在切口长度方面,躯体内部的手术切除范围并没有什么区别。换个角度来说,这样才能保证同等的手术治疗效果。
如此看来,微创手术实际减少创伤的效果并不是大比例、实质性的,因此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微创食管癌手术就是个“小手术”。
但是无论如何,对于患者来说,减少创伤总是好事,尤其是胸部切口减小后可以大幅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有助于咳嗽排痰、早期活动,这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是大有裨益的。
而且,由于微创食管手术使用高清的腔镜摄像系统来替代肉眼直视,手术医生可以观察到更加细微的解剖结构,这也有利于更加精细、彻底的手术操作,尤其利于双侧喉返神经邻近区域淋巴结的清扫,提高手术疗效。
总而言之,微创食管癌手术并不是一个小型手术,尽管切口较小,但患者仍需在食管肿瘤切除后进行消化道重建,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患者及家属应充分认识到手术的相关风险,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本文是逄旭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