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鹏远 三甲
王鹏远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

早期胃癌

515人已读

治疗前

bird.jpg

70岁的张阿姨,胃镜检查发现胃里有一片粘膜病变,结合病理、CT检查确认是胃癌。病变属于早期,一般淋巴结转移率很低,大多通过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即可完整切除,达到根治的效果。ESD治疗与传统根治性胃大部切除疗效相当,5年生存率均在95%以上。经过与张阿姨的沟通,最终决定先行内镜下ESD切除。

治疗中

bird.jpg

知识点:早期胃癌ESD术后补手术的适应证

早期胃癌ESD术后是否需要补充外科手术,由ESD手术的局部切除程度和胃癌的淋巴结转移风险两个要素决定。只有局部完全切除且术后的病理提示胃癌淋巴结转移风险低,ESD手术才能达到根治效果。如果术后病理的垂直切缘有肿瘤残留,说明胃黏膜表面有癌残留,应补充外科手术;如果术后病理的切缘没有肿瘤残留,但存在一些危险因素包括早期胃癌生长浸润深度超过黏膜下层500微米,或者分化类型、大小、溃疡等因素超过手术适应证,胃癌就有向胃周围淋巴结转移和复发的风险,这种情况虽然胃表面的癌组织已经完全切除,仍需要补充外科手术治疗。

治疗后

  • 治疗后1月
bird.jpg

一周后,张阿姨的病理结果出来了。内镜手术的水平和垂直切缘均无肿瘤,但是局部区域肿瘤向胃黏膜组织深方浸润生长,黏膜下层的浸润深度达到650微米。

需要补行胃大部切除+淋巴结清扫手术,以避免残留转移淋巴结的可能,降低后期复发转移的风险,

我团队给张阿姨补充进行了腹腔镜手术,仅历时2小时,就精准的完成了远端胃大部的切除+D2淋巴结清扫以及消化道重建,过程中仅出血10ml,手术中也没有留置引流管。胃肠外科医护团队将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理念贯穿于张阿姨的术后恢复过程中。术后第一天即下地活动,拔除尿管,第二天即拔除了胃管,开始饮水,后逐步过渡,从放开饮水到流食半流食,第6天于、张阿姨即顺利恢复。

王鹏远
王鹏远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