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勃起变困难,阴茎假体植入可助患者重振雄风 !
由于手术极容易造成炎症性损伤以及营养神经的血管被破坏等原因,导致勃起功能障碍(ED)成为了前列腺癌根治术(RP)最常见的病发症。
不同学者的统计数据表明,RP术后ED的发病率可达到30—90%。
不过,之前国内前列腺癌的手术患者普遍年龄偏大,术后的ED问题往往被患者所忽视。
可为了促进术后患者勃起功能的尽快恢复,避免有可能出现的ED以及由此出现的阴茎萎缩等问题,临床医生常会建议仍有性生活需求的患者采取以下方式:
1、药物治疗。
出院的2—4周后,开始长期服用他达拉非等PDE5抑制剂,或是采取局部给药方式促进康复。
2、物理训练。
术后一个月后,通过负压吸引装置坚持每天或隔天一次、每次10分钟左右的维持勃起训练。
可由于患者的中途放弃以及(或)手术过程中没有保留神经等原因,上述治疗的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例如前段时间曾接诊过的一位RP术后患者,虽然手术效果良好,PSA(前列腺特异抗原)指标也趋向正常,可由于术后无法充分勃起,即便服用他达拉非硬度也只能达到一级。
所以,该患者希望通过假体植入手术来进行针对性治疗。
最后,为该患者植入了长度为22厘米的增粗型假体,术后60天电话回访,患者已经可以正常进行性生活,夫妻双方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

说到这,对数字比较敏感的人就有可能产生不少疑问,比如:
1、难道这个患者是天赋异禀吗,要不然怎么可能会植入长达22厘米的假体?
很显然,他们是把假体长度和阴茎长度混为一谈了,因为这里说的假体是指放置在阴茎白膜内用以替代海绵体行使勃起功能的人工支撑体。
所以,植入假体的总长度应该是体内和体外海绵体长度的总和。
具体到该患者的尺寸,术前检查时他的阴茎牵拉长度其实只有15厘米。
2、ED患者在选择手术时,能对术后的长度和周径进行私人定制吗?
目前国内所使用的假体共有3种类型、23种不同的长度,其中普通型有10、12、14、18厘米等5种,而增粗型和延长增粗型分别有12、15、18厘米等10种和8种。
另外,还有以0.5厘米为倍数的多种尺寸的后端延长体,所以阴茎假体植入手术可以满足不同阴茎长度患者的治疗需要。
不过假体的型号虽多,却并不代表所有人都适合私人定制。
比如前文所说的这名患者,由于他一直遵从医嘱服用PDE5抑制剂,而且还坚持使用负压吸引装置进行康复训练,就诊又比较及时,阴茎没有发生明显萎缩,才能顺利植入了增粗型假体。
本文是翁迈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