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留后交叉韧带的膝关节置换会有更好的感受吗?
膝关节置换手术是利用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系统,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膝关节终末期疾病的一种主要手术方式,能有效矫正畸形、解除症状、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初次膝关节置换假体根据是否保留后交叉韧带可分为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CR假体)及后方稳定型假体(PS假体),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保留后交叉韧带、手术难易程度以及预后。
1、是否保留后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是膝关节组织中功能最强的韧带,其分布本体感觉器。切除后交叉韧带可影响患者本体感觉,继而导致关节稳定性降低、步态异常。CR假体需要切除前交叉韧带,但可以保留后交叉韧带,从而可保留本体感觉。而PS假体需要切除前、后交叉韧带,从而产生关节本体感觉缺失的现象。
2、手术难易程度:CR假体手术视野暴露有限,相对而言手术的难度比较高,对软组织平衡要求也比较高。而PS假体手术视野暴露较清晰,相对而言手术的难度较低,而且运动学表现较均衡,可以避免出现松弛的现象,对于矫正膝关节固定的畸形更加容易。
3、预后:CR假体由于可以保留后交叉韧带,可减少髁间自体骨截骨,术中和术后失血量较少,同时避免胫骨假体出现磨损和断裂的风险,但是保留的韧带可随时间和运动逐渐拉长,易出现屈曲位和前后位不稳定。而PS假体术后吻合性更好,可避免术后胫骨平台的前移,但是容易出现胫骨假体磨损,导致胫骨假体发生脱位以及增加骨溶解和假体松动的风险。
由于CR假体在国内普及的程度没有PS假体大,国内大部分专家都习惯了PS假体的手术操作步骤,而且PS假体有着不错的临床效果。据统计,国内10个初次膝关节置换手术中仅1个采用CR假体。但是研究表明CR假体较PS假体有以下优势:保留更多本体感觉,降低髌股关节应力,通过股骨后轮滚动增强股四头肌功能,使潜在的膝关节活动范围增加,术后步态更趋于正常,常常应用于年龄较轻的患者(因这部分患者对膝关节的功能要求普遍较高)。
一般来说,能采用CR假体的膝关节置换都能采用PS假体来完成手术,但是反过来却不一定可行,因为CR假体的应用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需要确保后交叉韧带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这往往需要常规进行术前膝关节MR检查来了解后交叉韧带的结构完整性,术前详细的体格检查来明确后交叉韧带的功能完整性,同时术中需要细致操作来保护后交叉韧带。CR假体与PS假体的膝关节置换是两种不同的手术理念。手术医生必须了解假体选择的依据,同时更应该清楚不同假体对应的不同手术技术与细节,这样才能给患者提供更适合的假体类型。

膝关节前、后面观,红色线标准的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4条关键韧带

PS与CR假体的模型对比,清楚展示了两者白色垫块的区别

PS与CR假体的模型和术后膝关节侧位X片,清楚展现了两者之间的结构差异
本文是吴桂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