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卒中后手部肿胀的预防与治疗
脑卒中后手部肿胀的预防与治疗
偏瘫侧手部肿胀是脑卒中后的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临床上,患者常常表现为发病后1~3个月内突然出现继发性的手部肿胀和疼痛,如果不给予治疗,将导致关节的僵硬甚至是永久性的手指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手部功能、妨碍了患者的全面康复,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今天跟作业治疗师一起看看如何预防及治疗脑卒中后手部肿胀吧!
脑卒中后手部水肿的常见原因:
• 体位变化压迫引起的损伤,如:腕关节持续屈曲受压
• 偏瘫后上肢运动动能障碍,肌肉活动减弱,血管肌肉泵活动下降
• 对关节的过度牵拉引起的炎症反应
• 输液时液体渗漏在手背组织内
• 手部看护不当造成的意外损伤
如何判断脑卒中后手部水肿?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观察法:
1、观察手部体积:比健侧手肿大,手背鼓起,手指变粗等
2、观察皮肤颜色:发红、发紫或发青
3、观察皮肤温度:手部温度升高,较健侧手略发烫
4、触摸皮肤硬度:按压手背皮肤产生凹陷,并在几秒内回弹
5、检查关节活动:活动手指关节时产生疼痛,伴随手部关节活动受限等
如何预防脑卒中后手部水肿?
1、正确的扶抱技巧
转移过程中应承托其患侧活动不利的肢体,避免过度牵拉患肢。

2、正确的体位摆放(床上、轮椅上等)
a) 患侧卧位
头部:有良好的支撑,使头稍高于胸部。
躯干:稍向后转。
患侧上肢:肩前伸,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掌心向上,手指伸展。
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身后。
下肢呈迈步位,健腿髋膝屈曲置于枕头上,患腿伸髋、稍屈膝。

b) 健侧卧位
头部:有良好的支撑,使头稍高于胸部。
躯干:与床面呈直角。
患侧上肢:肩前伸,肩上举约90°,肘伸直,手指伸展,放于胸前枕头上。
健侧上肢:放于舒适位置。
患侧下肢:屈髋屈膝置于枕头上。
健侧下肢:平放于床上,稍伸髋、屈膝。

c) 仰卧位
头部:有良好的支撑,上颈椎屈曲。但不能使胸椎屈曲。
患侧上肢:肩胛下方垫枕,使肩胛前伸,并使上肢处于正确抬高的位置,保持伸肘、伸腕、伸指。
骨盆:在患侧臀部、大腿下方放一枕头,使骨盆向前,防止患腿外旋。
患侧下肢:伸直。

d) 坐位
当患者坐起时,把患肢放在桌面或轮椅桌板上,保持肩前伸,肘、腕、指伸展。
躯干直立。
长坐位时,髋屈曲于舒适角度。
端坐位时,髋膝关节屈曲约90°,双足着地或放置于轮椅踏板上。

3、避免手部屈曲受压(手功能位支具的使用)

4、避免患手做静脉输液、可选择健手或者锁骨下静脉代替
04
如何治疗脑卒中后手部水肿?
1、主被动活动
握手上举训练

握手前伸训练

手腕屈伸训练

手指屈伸训练

上述每组动作做10次,重复进行2遍。
注意:动作应轻柔,不易引起疼痛,任何诱发疼痛的动作都应该避免
2、抓住和松开毛巾练习
a) 毛巾平放在桌子上,患手放在毛巾上,屈曲手指抓住毛巾拉向自己。
b) 健手保持患手手腕的位置,患手不断抓握毛巾,把毛巾拉皱叠在手下。
c) 患手再伸手指,不管是主动伸指,还是由健手拉毛巾使屈肌放松,让毛巾再回到原来的位置。

3、向心性按摩
从手指远端到近端沿着上肢静脉走向做向心性按摩

4、向心性缠绕
a) 用直径1-2mm的线绳由远端向近端缠绕拇指,然后是其他手指。之后开始缠手,直缠到腕关节上。
b) 在指甲处做成一小环开始缠绕,这样不会压迫敏感的表皮
c) 然后快速有力地向近端缠绕至指根部不能再缠为止缠完后,立即从指端绳环处迅速拉开

5、冷热水交替浸泡法
冷水温度10℃左右,热水温度 40℃左右。先将患手浸泡在热水中3min,然后再浸泡在冷水中1min,交替四次,促进末梢血管的收缩和舒张。

注意: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严重的感染,丹毒,血栓等禁做以上训练
参考文献
[1] 励建安,李奎成,闫彦宁.作业治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
[2] Burkhardt G.Stroke Rehabilitation:A Function-Based Approach[M].Elsevier/Mosby, 2015.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