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时间:脊髓损伤程度的判定
一、一般判定的标准
各家意见不一,国内曾按伤者的运动、感觉及两便功能,依据属部分障碍或完全障碍的程度,分为6级。此种分法虽简单易行,但难以确切反映出患者的致伤程度,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国外多采用Frank分类标准,共分五级,即:A级 受损平面以下无感觉及运动功能;B级 受损平面以下有感觉,但无运动功能;C级 有肌肉运动,但无功能;D级 存在有用之运动功能,但不能对抗阻力;E级 运动与感觉基本正常。

亦有人主张将其分为:脊髓完全性损伤,Brown-Sequard综合征,急性脊髓前部损伤及急性颈髓中央综合征等四大类。
二、完全性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鉴别一般多无困难,见表2-16-1。

三、对严重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与脊髓横断性损伤的鉴别
该鉴别在临床上为一大难题,磁共振成像、脊髓造影等特殊检查亦难以区分。笔者建议在临床检查时,以下几点可能有助于两者之鉴别。
1.足趾有自主性微动者:表明属不完全性脊髓伤(图2-16-1)。

2.马鞍区有感觉者:属不完全性脊髓伤(图2-16-2)。

3.缩肛反射存在者:急性期时多系不完全性脊髓伤(图2-16-3)。

4.有尿道球海绵体反射者:多属不完全性脊髓伤(图2-16-4)。

5.足趾残留位置感觉者:系不完全性脊髓伤。
6.刺激足底、足趾有缓慢屈伸者:多系脊髓不完全性损伤。
不同损伤平面时的瘫痪特点
从大脑至马尾,不同平面受损其受累范围及特征各异,尤其是运动神经系统的症状与体征更有利于对受累部位的判定,现归纳如下表(表2-16-2)。

上神经元与下神经元所致瘫痪的鉴别
此外,每位临床医师亦应对上神经元及下神经元受损所表现出的不同瘫痪特征有一明确认识,以便于鉴别(表2-16-3)。

本文是上官文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