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冯宪煊 三甲
冯宪煊 主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什么是长短腿?怎么评估?

887人已读

长短腿指双下肢长度不一致。分为真性(解剖性)长短腿、假性(功能性)长短腿和特发性长短腿。

分类

真性长短腿是指骨骼系统的实际不等长,形成因素包括先天性缺陷(如髋关节先天发育不全)、外科手术(髋关节置换术)、创伤(股骨或胫骨骨折)、疾病过程(肿瘤、骨关节炎)等;

假性长短腿是由身体的生物力学改变引起,比如踝关节和足部过度旋前或旋后、骨盆倾斜、肌肉不平衡、髋或膝关节功能紊乱、核心肌不稳定等;

特发性长短腿是独立发生的,不是其他疾病的结果。

评估

长短腿的基本评估方法:

1.在患者后方触摸髂嵴:患者站立,背对检查者,检查者在患者后方触摸髂嵴,判断两侧高度是否一致,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具有长短腿。若不等高,则考虑骨盆旋转或长短腿,需进一步评估。(图1)

图1 检查者在患者后方触摸髂嵴

2.髂前上棘到脐之间的距离:初步评判骨盆是否倾斜。平卧位分别测量左右侧髂前上棘到脐之间的距离。(图2)

图2 测量髂前上棘到脐的距离

3.髂前上棘到内踝的距离:评判真性长短腿的方法。平卧位分别测量左右侧髂前上棘到内踝的距离。如果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到内踝的长度结果相同,那么可认为两下肢长度相同。若长度不相同,可认为患者存在真性长短腿。(图3)

图3 测量髂前上棘到内踝的距离

4.测量脐到内踝的距离:平卧位分别测量脐到内踝的距离。若长度不相同,提示存在长短腿,此时如果髂前上棘到内踝的距离是相等的,则提示存在假性长短腿。(图4)

图4 测量脐到内踝的距离

5.从仰卧位转到长坐位的测试:区分真性长短腿和假性长短腿的方法。患者仰卧,治疗师拇指置于患者双侧内踝,比较患者两侧内踝的相对位置,然后要求患者从仰卧位转换为长坐位,再次比较两侧内踝的位置,看是否有变化。真性长短腿时长腿在仰卧位和坐位时均是较长的。如果某一侧仰卧位时较长,随着坐起运动而变短,或某一侧仰卧位时较短,随着坐起运动而变长,为假性长短腿。

冯宪煊
冯宪煊 主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