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胃肠息肉那些事
黄铭涵简介:脾胃病专家,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内科分会等多个国家级学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多部门课题评审专家。入选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福建省高层次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门诊时间(需提前在医院公众号预约,提前一周7:30放号):周一下午(医院东二环分院脾胃科);周二全天、周三下午、周五上午(医院本部门诊五楼脾胃科)。
体检时有些人通过胃肠镜检查发现息肉,
那么,胃肠息肉要紧吗?
需不需要处理?怎么处理?
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什么是胃肠息肉?
胃、肠息肉是指隆起于胃、肠粘膜上皮,并向胃腔、肠腔突出的局限性病变。根据息肉所在位置的不同,分别称为食管息肉、胃息肉、小肠息肉、大肠息肉等,其中以胃和大肠息肉最常见。
胃息肉好发于胃窦、胃底,结肠息肉好发于乙状结肠及直肠。胃肠息肉大多是单个的,约有20%是多发的。
胃肠息肉危害?
胃肠息肉可引起消化道梗阻等并发症;严重的部分息肉具有恶变倾向,可形成肿瘤,部分息肉为癌前病变。
息肉具有家族性吗?
息肉患者,尤其是多发息肉患者,其家族成员也常患有息肉,因为息肉这种病具有家族性,又叫家族性息肉病,如家族性腺瘤病、黑斑息肉综合症等。如若发现家人有息肉病,其他成员应及早到医院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防止癌变。
胃肠息肉如何处理?
如发现有胃肠息肉,在病理结果回报排除癌变后多主张内镜下摘除,目的是预防息肉癌变。
目前高频电凝切除为内镜治疗中重要又最常用的一种。这种方法是利用高频电流将接触到圈套的组织产生高热而被烧灼切断,完整快速地切除息肉并彻底止血。此方法不仅操作简便,病人无痛苦,费用较低,并发症较少,而且能获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
胃肠道息肉术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请参见文章电子胃肠镜检查注意事项
胃肠息肉术后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呕血、便血、剧烈腹痛、穿孔等症状;
术后有少数患者会发生腹部胀痛、肠胀气,多因手术中注气所致;
手术后胃肠穿孔患者可突然发生剧烈腹痛,疼痛最初开始于上腹部或穿孔的部位,常呈刀割或烧灼样痛,一般为持续性,但也可以有阵发性加重。疼痛很快扩散至全腹部,可扩散到肩部呈刺痛或酸痛感觉。部分患者会有恶心,呕吐,但症状不剧烈;肠麻痹时呕吐加重,同时有腹胀、便秘等症状。这时需告知值班医师。
胃肠息肉术后饮食
1、禁食时间:视息肉大小决定。饮食需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普食。初期流质食物为米汤。之后给予半流食或软食,如稀饭、线面等,少食多餐。1周内忌粗糙食物,保持术后大便通畅;2周内避免做剧烈运动:如爬山、跑步、仰卧起坐等。
2、饮食原则为:食物无刺激性,呈液性,少食多餐,宜选不宜胀气,不过甜的食物,如鸡蛋汤、米汤、菜汤、藕粉等。餐后宜平卧20~30分钟。
3、主食与配菜宜选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煎,酸辣等刺激易胀气食物,患者应细嚼慢咽,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不吃高脂食物,腌制品,禁忌烟酒,饮食有规律。
预防胃肠道息肉
1、要主动:建议50岁以上的人,无论有无症状,都应该主动去做1次胃(肠)镜检查。
2、要送病理检查:因为病理检查才能最终确定息肉的良、恶性。
3、要注意胃肠道外的异常:有些种类的息肉常伴有胃肠道的异常,如神经系统肿瘤,骨骼及皮肤软组织肿瘤,乳腺、肺、卵巢肿瘤,牙齿发育异常,嘴唇或皮肤紫纹或色素沉着等。
4、要注意家人:这里指的家人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某些胃肠道息肉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若亲人中有被确诊为遗传倾向的息肉时,自己应主动去医院检查,以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5、要复查:属良性者,根除后6个月至1年复查1次胃(肠)镜,如无问题,2~5年后再复查1次;恶性者,应根治后3个月、6个月、1年各复查1次,无复发者,5年内每半年复查1次。
本文是黄铭涵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