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吴武军 三甲
吴武军 主任医师
陕西省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

被忽视的癌中之王 “胆囊癌”

1729人已读

1 胆囊癌的发病情况

胆囊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六位, 总体发病率约为3.64/10万。但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胆囊癌发病人群都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国内一般以占同期胆道疾病的比例来判断胆囊癌的发病情况。我省是胆囊癌高发地区。2000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胆道外科学组的调查表明,我省胆囊癌患者占同期胆道疾病的比例为3.8%,高居全国第一。近期一项西北五省区17家医院胆囊癌临床分析表明(主要是陕西省),这个比例为1.6-6.8%,而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表明我省胆囊癌的发病率依然很高。我们在临床上也注意到,近年来我们肝胆外科每年都有约100例患者诊断胆囊癌,并且数量也在逐年增多。

2 胆囊癌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胆囊癌具有以下临床特点

1)早期诊断困难 胆囊癌多合并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缺乏特异性表现,容易被临床忽视。大宗病例资料表明,接受胆囊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术前诊断率只有55%,其余都是术中或术后通过病理切片才得以确诊。而超过一半的胆囊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属于Ⅳ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晚期。

2)手术切除率低 临床大约一半的患者能接受手术,但能达到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大概仅有20%左右,这个比例与胰腺癌类似。

3)治疗难度大 和其他实体肿瘤一样,胆囊癌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胆囊癌治疗面临多种困境。首先多数患者因为黄疸就诊,病理上多数局部晚期,治疗以减黄为主,针对肿瘤本身的治疗需要等待黄疸消退后才能进行。而且,局部晚期肿瘤切除比较困难。其次,病理诊断不易获得。和其他实体瘤不同,除了手术外,很难通过内镜以及穿刺活检等方法获得胆囊癌患者病理诊断。缺少病理诊断,系统性治疗是不能进行的。第三,胆囊癌在我省虽然发病率高,但在全国范围内却是个地道的小癌肿,针对胆囊癌进行的有关系统治疗的研究很少,临床缺少可信的循证医学指南及规范。比如近几年在其他癌肿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的免疫和靶向治疗,在胆囊癌治疗领域基本是空白,也是胆囊癌治疗困难的一个原因。

4)预后极差 目前晚期胆囊癌的5年总体生存率不到5%,总体生存时间只有6个月。即使接受手术切除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只有约24%,中位生存时间只有16个月,这些数字比胰腺癌,肝癌等更为恶劣,堪称癌肿之王。

3 胆囊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胆囊结石,胆囊慢性炎症,胆囊息肉,胰胆管汇合异常,胆道系统感染,肥胖,糖尿病以及遗传因素等。

研究提示,一半以上的胆囊癌患者合并胆囊结石,有胆囊结石的患者患胆囊癌的风险是无结石患者的13.7倍,单个大于3cm结石患癌的风险是小于1cm患者的10倍,表明随着胆囊结石体积的不断增大,胆囊处于炎症状态的时间越久,患癌的风险也越大。

囊壁钙化,囊腔狭小的胆囊,称为瓷化胆囊,本质是严重的胆囊慢性炎症导致的胆囊萎缩及功能丧失,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

胆囊息肉 直径超过1cm,或者合并胆囊炎及结石,单发、宽蒂或者无蒂息肉,以及生长迅速的息肉,发生胆囊癌的风险较高。

胰胆管汇合异常 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导致胰液逆流进入胆管和胆囊,进而引起胆管及胆囊粘膜发生恶变。

肥胖和糖尿病 胆囊结石和糖尿病均是机体代谢失衡的表现,患有糖尿病又增加了胆囊结石的形成。当二者协同发生时,患胆囊癌风险增加。

遗传因素 也是引起胆囊癌的一个高危因素。

4 什么是意外胆囊癌,有哪些特点?

临床诊断为胆囊良性疾病而行胆囊切除术,在术中或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胆囊癌,称为意外胆囊癌。国外文献报道,在外科治疗的胆囊癌中,意外胆囊癌约占27%-41%。上海市东方医院普外科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间收治的胆囊癌中,意外胆囊癌占49%。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大多数医院已取代开腹胆囊切除术,成为胆囊切除术的标准术式,意外胆囊癌现主要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而发现。意外胆囊癌一般病期较早,治疗效果较好。临床医生要加强对意外胆囊癌的认识,在诊断断治疗过程中要警惕其存在。

吴武军
吴武军 主任医师
陕西省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