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成)药与西药在新冠病毒感染时退热和/或对症治疗时怎么用的焦虑
现在国家放开了对新冠病毒感染的检测和管控,为了发生新冠病毒感染出现了症状(主要的“十大症状”为: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的时候有药物先行居家治疗,参照着网络等上各种信息途径可以查找到的很多药物信息,很多人为了备药,现在好多药店里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的西药,莲花清瘟、桑菊感冒片、热炎宁、清开灵、枇杷止咳糖浆、川贝枇杷膏等药物都缺货了。
对于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的轻症病人,我们可以先行居家治疗。云南省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目录(试行第一版)建议了以下的一些药物,在不过敏的前提下大部分轻症病人可以参照说明简便的独自使用(相关药物见以下图表),而不是只有网络上传播得最热门的那些药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新冠病毒感染时我们在选用中(成)药与西药退热和/或对症的治疗的时候不免会出现一些焦虑,前些天聊中西药的使用区别的时候,朋友说,用治疗发热这个症状来举例子,
退热时用只有退热对症治疗作用就好像一位严厉的家长训斥一个爱玩火的孩子:“你不许玩火,你再玩我就要揍你!”,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者有可能会出现下面这种情形:家长训斥或在身边的时候,孩子因为胆怯可能会不玩火,而孩子没有充分地理解火的利与弊,对火的好奇心的持续作用的情况下,孩子可能而在没有人顾及得到或有机会玩火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把用火的方式玩到不可收拾,此次的训斥有可能适得其反——这是一个短平快、直接压制的方式,至于成长和变化随孩子自己的成长和造化。
退热时用中(成)药就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家长见到孩子在玩火,可能会让的孩子看到各种火的画面,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甚或找机会和孩子一起玩火,引导将孩子对火的好奇心转化为一个认知火、学习用火的过程,这样可以减少因孩子的好奇或叛逆不当用火造成不必要的危害——这是一个呵护成长的方式。
所以在用只有退热对症治疗作用的西药的时候,就好像时在直接打压孩子的好奇心而不讲解给他听为什么,体温会在药物有效作用时间内有一定程度下降或正常,而康复就是病人自己身体去调整,这就可能导致药效一过就反复,甚至更严重。
中(成)药是按照君、臣、佐、使的中医理论配制了多种药物,除了退热还兼顾了身体的其他一些情况,针对大部分相同、相似病症的情况制作成了用中成药,抗病毒治疗这方面是有较明显的优势的。中药、西药各有优势、劣势,那么遇到不同的症状,我们选用了一种主要药物的同时,还是可以适当的加用其他药物。这是我们中国人比外国人幸运的一个部分。
这些天,遇见了以咽痛、声音嘶哑、干咳、发热的症状为主的几家朋友,没有明显的咳痰、气促、气喘、呼吸困难,因为好多药店里的热门的药物都缺货,后来买到了两种中成药,组成了一个治疗方案,治疗了以后症状缓解很明显,治疗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药物治疗,第二部分是危重情况识别并及时就医。
现在分享给大家。
第一部分:药物治疗
1、主要药物(中成药)
(1)银翘解毒片每次4片,每天二次;
(2)蛇胆川贝液(散/膏),每次1支,每天三次(糖尿病者建议适当减饭量,发热高、精神差的话建议将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
这两种药物可以单用,也可以合用;咽痛明显的病人使用蛇胆川贝液的时候建议先含服一下再吞咽,可以分2-3口。
2、辅助药物(西药):
(1) 复合维生素B片,每次1-2片,每天三次。
(2)发热体温较高时时酌情使用克感敏/布洛芬/头痛粉等退热药(建议≥38.5℃时使用,老年人、幼儿、体质虚弱者、症状较重者可适当放宽,用药时注意药量及禁忌症)。
3、饮食建议
(1)尽量按平时的食量进食;
(2)喝水的话以达到小便无灼烧感或保持尿液清亮即可,不要过度饮水防止水中毒;必要时抽血查电解质后调整加相应溶质。
(3)血液透析、肾衰竭、心衰患者要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注意出入平衡。
第二部分:危重情况识别
服药后若病情无好转,和/或出现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口唇发紫(发绀)呼吸困难,明显的心悸胸痛、心律不齐(心跳乱)、脉搏细速(100-110次/分钟甚至更高),持续中度以上发热(腋窝测量体温38.1℃-39。0℃)以及其他症状在家观察无好转时应尽快送医院进一步诊治。
祝愿所有人平安健康!祝愿所有患病者早日康复!
本文是赵云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