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侯雪 三甲
侯雪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肿瘤内科

疫情开放,肺癌患者如何区分治疗相关性肺炎和新冠肺炎?

256人已读

新冠病毒经过多轮变异,到目前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潜伏期已经越来越短,症状表现也已经从原来的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到现在的上呼吸道感染更多,可以说其致病力和毒力已经大幅降低。

而新冠病毒感染在肺炎表现的时候,其实跟大多数肺炎的表现是一样的,轻症多是以发热、干咳、无力为主要症状,少数是以鼻塞、流涕、咽痛等流感样表现。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新冠肺炎,就是肺炎到严重时期,一个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为喘不过气、氧低,不能保证正常的供氧;第二个会有一些感染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包括菌血症、脓毒症、脓毒症引起的休克,然后酸碱代谢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需要指出来的是,在新冠一开始的时候,可能严重的新冠肺炎会有这样的表现。但是实际上,随着现在病毒的变异,真正表现为新冠肺炎,尤其是严重新冠肺炎的,非常非常少。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与正常人相比,肿瘤患者本身机体抵抗力低下,抗肿瘤治疗本身也会影响机体抵抗力,所以肿瘤患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情会更加严重,恶化的也会更快。所以对于肿瘤患者来说,也要更加注意预防新冠肺炎的发生。

那么如果肺癌患者出现了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这些情况时,是不是一定是新冠肺炎?这是这几年很多肺癌患者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实际上,肺炎是一个非常大的分类,这里面分了很多原因导致的肺炎。新冠肺炎是感染性肺炎,而且是感染性肺炎里面的病毒性肺炎。在感染性肺炎之中,还有一些是细菌感染,它也会引起肺炎。除了感染之外,实际上还有一些其他的肺炎。对于肿瘤患者来讲,最重要的还包括一些治疗相关的肺炎,比如放射治疗,针对肺部放疗,本身会引起放射性肺炎;靶向治疗会引起间质性肺炎;免疫治疗也会引起免疫性肺炎;甚至于肺癌本身由于肿块压迫中央气道,它阻塞了中央气道,导致的阻塞性肺炎,也是肺癌容易发生的。所以对于肺癌患者来说,有这些症状不一定是新冠肺炎,还有很多比新冠肺炎发生几率高得多的情况存在。所以这是大家要关注的,真正在现在的情况下发生新冠肺炎的几率远远的比肿瘤本身以及肿瘤的治疗带来的肺炎的几率要小很多。

那么同样是肺炎,肺癌治疗相关的肺炎与新冠肺炎怎么区分?实际上它是不同的。首先,众所周知新冠肺炎是一个传染病,它的进展速度相对比较快、比较重。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别好的特效药来针对新冠肺炎的治疗,因为它是一个病毒性感染。病毒性的感染跟细菌感染不一样,细菌感染目前抗生素还是非常针对性的治疗,但病毒实际上它其实是一个自限性的疾病,目前没有特别好的针对病毒感染的药。而肺癌治疗相关的肺炎是没有传染性的,所以患者和家属就不用担心,不会传染到同屋居住者。另外,相对来讲,肺癌治疗相关肺炎进展会比新冠肺炎慢一点。但有些时候也不确定,比如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患者,识别它发生肺炎的时间窗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进展也可能会比较快,所以一定要及时识别它,治疗也是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以下具体了解一下:

首先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炎是做胸部放疗时最常见的一个副反应。胸部放疗实际上包括肺癌、食管癌,包括纵膈肿瘤、胸腺的肿瘤,这些放射治疗的靶区是在胸部。放疗是希望通过照射肿瘤,然后达到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但放射线没有那么精准只照肿瘤,它不可避免地会对正常的肺进行一定的照射。照射以后会出现一定的损伤,叫放射性肺损伤,放疗开始六个月以内的称为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在这一段时间之内主要表现是肺炎,炎性渗出为主。如果是半年以后称为放射性肺纤维化,这时不以炎性渗出为主,主要是一些肺组织纤维化改变。放射性肺炎有非常典型的三联征,即呼吸困难、干咳、低氧血症,低氧血症可以通过看指端和嘴唇的颜色,青紫色就是缺氧。如果家里备有制氧机可以夹一下,明显看到氧饱和度会低。正常一般是在98%以上,低氧血症有时候95%以下,这是它常见的三联症状。放射性肺炎是做同步放化疗时最常见也最严重的一个并发症,发生率15%到58%。最严重的时候会严重地影响呼吸功能,降低生活质量。对于放射性肺炎的治疗目前还是以预防为主,所以为什么说需要进行更加高精尖的放疗,第一放疗设备,第二放疗靶区的勾画,尽量减少对正常肺组织的损伤,真的损伤了,发生了以后,其实主要是靠激素治疗,来减少它的急性炎症反应。

第二,免疫治疗相关肺炎。免疫治疗是通过人体自身的淋巴细胞去攻击肿瘤,来达到杀伤作用。但是淋巴细胞有时候没有那么聪明,它不光去攻击肿瘤,激活得太厉害的时候,它连正常的组织也会去攻击。所以当它攻击正常肺组织的时候,就会发生免疫性肺炎,这也是免疫治疗时常见的一个副反应。患者如果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或者爬楼梯、干家务觉得气不够用,这种情况比之前有比较明显的加重时,要警惕免疫性肺炎的发生,要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尽早判断然后给予相应的检查处理。免疫性肺炎相较于化疗相关的副反应,其实发生几率还是相对比较低的,大概在5%左右。但是由于这种不良反应,它一旦发生,严重程度比较厉害,所以临床上不能忽视。免疫治疗相关肺炎大都是发生在治疗后的,一般最早两个月,最晚两年,但临床实际中,最晚的有三年多了出现免疫性肺炎,最早的有就打了一次药就出现了免疫性肺炎。所以时时刻刻都要有这根弦,要警惕这个不良反应。免疫性肺炎同样也是通过停药和激素来进行治疗,大概三分之二的患者经过早期识别,尽早的停药,给予激素的治疗,都能够得到缓解。一些比较重点的患者,可能需要氧疗。。

第三,靶向治疗相关性肺炎。靶向治疗是5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都可能会用到的治疗,靶向药有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除了皮疹、腹泻之外,更加需要关注的是间质性肺炎,因为其带来的危害更大。靶向治疗相关性肺炎的表现也是炎症和间质纤维化,其临床症状也是以干咳为主。所以肺炎基本上都有这样的一些症状,咳嗽、呼吸困难,有的时候还会有发烧,但咳嗽和呼吸困难是大家必须要首先关注的一个症状。如果是靶向药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医生也是同样在给患者开药之前,会详细交代这个药物可能会有相关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相关症状,自己要给予重视,尽快就医,必要时及时停药,再给予激素治疗。另外治疗时也有一些预防措施,比如靶向治疗很少与胸部放疗同步进行,也不会让患者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一起,因为临床研究当中看到这样的联合使用,肺炎的发生几率会高很多。

综上,通过肺癌治疗相关肺炎与新冠肺炎对照就会看到,新冠肺炎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接触史,有流行病学史,核酸检测阳性。然后症状方面,肺癌治疗相关肺炎的患者主要是呼吸困难、咳嗽,新冠肺炎还会有发烧、喉咙痛、浑身肌肉酸痛,这种流感样症状,这是最大的不一样。那么目前新冠疫情之下,虽然肺炎的发生几率相对比较小,但是疫情还远没有结束,肺癌患者怎样做好防护?尽量减少到人口聚集的地方去,尽量减少聚会,同时要增强自身抵抗力,比如饮食方面多吃肉、奶、蛋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适当的运动,规律作息,不要疲劳。另外要坚持戴口罩、勤洗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侯雪
侯雪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肿瘤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