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储小燕 三甲
储小燕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肿瘤医院 妇瘤科

一分钟说懂宫颈癌前病变

347人已读

宫颈癌前病变是宫颈上皮内病变(既往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具有癌变的潜能,长期存在即有可能转变为宫颈癌。接近90%的发病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密切相关。

患者一般没有特殊症状,偶尔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可能伴有臭味,也可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出现阴道出血。通过筛查发现子宫颈上皮内病变,并及时治疗,是预防子宫颈癌的有效措施。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常发生于25~35岁妇女,好发部位是宫颈的转化区。

宫颈部位的正常细胞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可形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60%低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可自然消退,而40%则可发展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具有较高的癌变潜能。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致病因子。多个性伴侣、吸烟、性生活过早(< l6岁)、口服避孕药和免疫系统较弱等是宫颈癌前病变的高危因素。

宫颈癌前病变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密切相关。HPV主要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播。目前已知HPV共有150多个型别, 其中40多种与生殖道感染有关,13~15种高危型与宫颈上皮内瘤变

和宫颈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大约有70%与HPV16和HPV18型相关。高危型HPV感染可促使抑癌基因失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癌基因被激活),通过一系列生物学效应,抑制局部免疫功能,从而使感染得以持续;同时可使感染的细胞过度增生,使得上皮内病变形成。

治疗方法

消融或切除宫颈组织的手术和物理治疗方法,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避免高危性行为。



储小燕
储小燕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肿瘤医院 妇瘤科